來源:中考網(wǎng)整理 作者:中考網(wǎng)編輯 2018-06-24 14:53:36
如果我們把語文看作一個學校教學的科目,則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即我們?yōu)槭裁匆獙W語文知識。我們學物理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掌握物理世界,我們學歷史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掌握歷史;物理知識與歷史知識都是“真理性知識”,它反映的是客觀世界的必然規(guī)律,對這種客觀必然規(guī)律的掌握是“掌握”物理與歷史的必要條件。語文課程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一種可以稱之為“語文智慧”(大家更能接受的表述是“語文素養(yǎng)”)的東西,語文知識對語文智慧的獲得來說是不是不可或缺的呢?目前的研究似乎還不能證明這一點。語文知識是一種“非真理性知識”,它是建構(gòu)的(傳統(tǒng)的說法是“約定俗成”的);對于語文實踐來說,重要的是獲得這種建構(gòu)的智慧,“約定俗成”的智慧。而有關(guān)研究表明,語文知識既不是建構(gòu)語文、“約成”語文的充分條件,甚至也不是必要條件,而只是輔助條件。
總之,語文涉及到知識,但語文不能被看作一個知識系統(tǒng),尤其不能當作一個知識系統(tǒng)來學。把語文當作知識來學,既不符合語文的規(guī)律,也不符合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
3.教什么與什么是可教的
現(xiàn)在我們回到語文構(gòu)成的論題上。它要解決的問題是:語文課教什么?
首先,這是一個實踐設(shè)計的問題,它當然與語文本體有關(guān),它必須符合語文本身的要求。但在整體上,它直接面向的,是語文教育的實際需要。換一句話說,教什么的問題,是把語文當作一種社會實踐活動來設(shè)計的問題,它除了涉及語文本身以外,還涉及到語文以外的其他要素,比方說與其他課程的關(guān)系,作為教育科目,它還必須體現(xiàn)國家意志或某一社會意識,等等。語文課教什么的設(shè)計,就是綜合考慮這些因素的一種整體選擇。我在這里強調(diào)“教什么”的可選擇性、設(shè)計性,目的除了說明語文本體與語文構(gòu)成是兩個不同的范疇,更重要的,是強調(diào)這種選擇的相對性、階段性、可變性:它是建立在目前大家對語文本體和與語文有關(guān)的其他社會因素的認識的基礎(chǔ)之上的,它沒有終極性,它隨著人們對語文本體的認識的變化和社會實際需要的變化而變化,它是一種面向?qū)嶋H的實踐選擇,而不是理論的邏輯的證明,雖然它并不排斥理論的邏輯的證明。
當我們從“教什么”這樣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時候,我們同樣面臨一個復雜的局面。就目前的研究來說,我們可以分析出語言、文章、文學和文化這么四個成分。幾乎所有的研究最后都是從反面來論證的:語文能不包括語言嗎,語文能不學文章嗎,語文沒有文學還是語文嗎,語文能去除文化的含義嗎。這種反面論證方法一方面說明它的這種研究不是窮盡的,也許在這四種成分以外還應有其他成分,另一方面說明,這種反面證明其不可或缺并沒有解決它們在語文中到底占據(jù)一個什么位置的問題,它只是說明它們對語文來說不可或缺,但它們相互之間是一種什么關(guān)系呢,它們各自對語文來說起著一個什么作用、被擺在一個什么具體的位置呢,這個問題對語文實踐來說也許比判定它們是語文的一個成分或要素更重要。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