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知識點庫 > 初中歷史知識點 > 中國古代史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宋元文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北宋時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它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15世紀歐洲才出現活字印刷,比我國晚約四百年。 2.指南針是我國人民的
2020-11-19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措施:他認識到,只有善于納諫,才能避免君主個人失誤。魏征被唐太宗比喻為可以 知得失 的一面鏡子。 (2)貞觀新
2020-11-19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隋唐文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 唐朝詩歌有成就,唐詩藝術傳千秋, 可查詩人兩千多,現存詩歌五萬首, 李白杜甫白居易,唐詩 三杰 最優秀。 (二) 隋朝李
2020-11-19
序號 明朝知識點匯總 1 明朝資本主義的產生 2 明朝君主專制 3 明朝的滅亡 4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 5 明朝的對外關系 6 明朝的統治 7 明朝中后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編輯推薦:明朝知識點匯總
2018-05-21
一、鄭成功收復臺灣: 1、歷史上的臺灣:①三國時:230年孫權派衛溫到達夷洲。 ②隋朝:隋煬帝派朱寬率船隊到達流求 ③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2、西方入侵:17世紀20年代荷蘭、西班牙侵入臺灣,1642年
2018-05-15
1、印刷術:唐代初年,發明了雕版印刷術;北宋中期,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意義:大大提升了字體印刷的速度,促進知識文化的廣泛傳播和社會的進步。 2、指南針:(1)戰國時我國用天然磁石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
2018-05-15
(1)鐵木真:(1162-1227),統一了蒙古,1206年蒙古各部推舉鐵木真做全蒙古的大汗,尊稱為成吉思汗,1227年他在攻滅西夏的前夕病死,其子孫繼續向西向南擴張,兵鋒最遠到達歐洲多瑙河流域,建立了地跨歐亞的蒙古
2018-05-15
1、統一條件:南北經濟的發展和民族的大融合為全國的統一創造了條件。 2、隋的建立和統一: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奪缺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589年隋滅陳,結束自東晉以來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重建全國大一統。 3
2018-05-15
(1)貢獻:①隋朝在前一時期民族融合和南北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順應歷史發展潮流,重新實現了國家統一。②隋朝在借鑒前代的制度的基礎上,開創了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對唐朝及以后的歷代王朝產生
2018-05-15
1.天可汗 (1)民族政策: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他因此贏得少數民族的尊敬,被尊稱為 天可汗 。 (2)管理西域:自唐太宗到武則天時,唐朝先后設立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分別管理天山以南和天山以北地區
2018-05-15
目的 為了加強對南方地區的統治 開通 605-610年,隋煬帝征發數百萬勞力,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人工運河的基礎上,開鑿了一條貫通南北的運河 概況 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達余杭 地位 全長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
2018-05-15
★秦統一背景:⑴戰國以來,統一成為大勢所趨。 ⑵商鞅變法以后,秦國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矗⑶秦采用了有效的軍事策略--連橫破了六國的合縱。長平之戰后六國再無力抵御秦的攻勢。⑷秦始
2018-05-15
★張騫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目的: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 第二次:公元前119年。 作用:開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 ★★★公元前60年西漢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
2018-05-15
戰役名稱 時間 交戰雙方 結果 影響 官渡之戰 200年 袁紹 曹操 曹操 以少勝多 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 赤壁之戰 208年 曹操 孫劉聯軍 孫劉 以少勝多 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礎 ★★★三國鼎
2018-05-15
書法: 書圣 王羲之,東晉時期人,行書代表作《蘭亭序》, 其字有 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美稱。 繪畫:顧愷之,東晉時期人。以人物畫最為突出。代表作《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石窟藝術:綜合了雕塑和繪畫的特點,
2018-05-15
1.雕版印刷:隋唐時發明。唐《金剛經》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咸通九年868年)的雕刻印刷品。 2、火藥:火藥的發明與古代的煉丹術有密切關系。唐朝末年,火藥開始應用于軍事。 3、唐詩 李白: 詩仙 ,詩
2018-05-15
一、 和同為一家 1.民族政策: 偃革興文,布德施惠 開明的民族政策。 2.天可汗:唐太宗被西北少數民族尊稱為 天可汗 。含義:擁戴唐太宗為他們共同的君主。 南詔政權表示 永無離貳 3.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⑴吐蕃
2018-05-15
開元盛世 1、女皇帝武則天: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減輕農民負擔,采取各種措施促進社會生產繼續發展,史稱 貞觀遺風 意義:為唐朝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矗 2、開元之治(開元盛世):713年,李隆基登
2018-05-15
唐太宗的納諫與用人 1.唐朝的建立:時間:618年;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都城:長安。高祖退位傳李世民,即唐太宗,年號貞觀。 2.唐太宗知人善任,虛心納諫。魏征,被唐太宗比喻為可以 知得失 的一面鏡子。 二.貞
2018-05-15
一.隋的統一 1、隋朝的建立:時間: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楊堅;都城:長安。 2、隋朝的統一:時間:589年;標志:隋軍南下滅掉南朝最后一個朝代陳,南北統一。 影響(意義):①結束了分裂割據局面。繼秦漢之后,
2018-05-15
1.背景:戰國時期,舊的社會制度進一步瓦解,新的社會制度逐步確立,社會急劇變化。 2.內容: 學派 人物 著作 思想主張 儒家 孟子 《孟子》 仁政、民貴君輕、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爭 儒家 荀子 《荀子》 禮治 道家
2018-05-15
1.老子 1)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春秋后期楚國人 2)思想觀點:①人們應該順應自然;②事物都有其對立面,對立的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③政治上主張 無為而治 。 3)學說著作:《道德經》
2018-05-15
1.背景:戰國時期,鐵制農具和牛耕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增強。 2.目的:為適應社會政治經濟的變化,以求富國強兵,在兼并戰爭中獲勝。 3.時間: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
2018-05-15
含義:周王朝的社會等級制度,貴族等級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目的:為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 方式:周王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醒宗親和功臣分封到各地。 特點:層層分封,等級森嚴。 諸侯權力
2018-05-15
項目 半坡居民 河姆渡人 所在地區 具體地點 北方 黃河流域 陜西西安半坡村 南方 長江流域 浙江余姚 距今時間 約6000年 約7000年 住房樣式 半地穴式圓形房屋 干欄式建筑 生產工具 磨制石器 骨耜(s ) 糧食種植 粟(s
2018-05-15
一、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1.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生活在云南省元謀縣,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2.元謀人能夠制作和使用工具,這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二、北京人的發現、特征 1.北京人距今約70萬-2
2018-05-15
關于司馬遷和史記的歷史復習資料,同學們認真看看下面的內容。 司馬遷和史記 《史記》體裁: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史記》內容: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 《史記》特點:①不虛美,不隱惡,力求實事求是
2018-05-15
明朝資本主義的產生是這樣的,同學們認真看看下面的講解。 明朝資本主義的產生 明朝中后期資本主義萌芽是怎樣產生的? 答:明朝中期以后,大量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投入市場,成為商品。 全國出現30多座工商業繁榮的城
2018-05-15
同學們認真學習,下面是對明朝君主專制歷史復習資料的學習。 明朝君主專制 明朝前期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有哪些? 答:a在中央撤中書盛廢丞相,六部長官直接聽命于皇帝,設殿閣大學士,作為皇帝的顧問。 b在地方,廢除
2018-05-15
下面的知識點是對秦始皇的歷史作用的總結學習。 秦始皇的歷史作用 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
2018-05-15
對于秦朝的歷史作用知識點,我們做下面的總結學習。 秦朝的歷史作用 秦朝在我國歷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首先,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自秦統一后,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
2018-05-15
一、《紅樓夢》 1、概況:清代的小說創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深遠的是曹雪芹的《紅樓夢》。它是中國古典小說的藝術最高峰。 2、成書:這部長篇小說初名《石頭記》,曹雪芹以畢生的精力進行
2018-05-12
清朝為了鞏固對全國的統治,采取各種措施,進一步強化封建君主專制,并極力禁錮人們的思想言論。 一、軍機處的設立 1、清初,設置議政王大臣會議。 2、康熙帝時,為加強君主專制,設立南書房,從而繞開議政王大臣會
2018-05-12
一、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清初的統治者都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大力推行墾荒政策,使農業生產很快得到恢復,并有了較大的發展,為清朝前期的興盛奠定了基矗農業生產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繁榮。農業產品品種和產
2018-05-12
一、清朝對全國的統治(措施) 政治制度: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維護政治大一統。 思想文化:繼續推崇儒家學說,繼承歷代文化傳統。 二、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在臺灣的建制 1、荷蘭侵占臺灣(1624年) 2、鄭成功收復
2018-05-12
一、政治腐敗與社會動蕩 二、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 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進入中原以后,提出 均田免糧 的口號,得到廣大農民的熱烈擁護。1643年,李自成率軍攻入西安,建立政權,國號大順。 1644年,明朝末帝崇禎在絕
2018-05-12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m.whxmylg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