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4-11-20 22:36:28
二、方法:理材料,抓線索,識文眼……
1、找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2、理順序。研究記敘的順序(順敘、插敘、倒敘)、文章怎樣過渡和照應、如何開頭和結尾
3、抓線索。線索是情節發展的脈絡,線索的作用在于聯系事件和場面,貫串情節。一篇文章以什么為線索,是由文章的中心決定的。
根據文章中心需要,可以①以人為線,②以事為線,③以物為線,④以情為線,⑤以時間為線,⑥以地點為線。總之,凡能貫串繁多材料,體現材料間內在聯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動的,都可以作為文章的線索。把握文章的線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內容、結構以及所表現的中心思想,讀起來整體感更強。有的文章有明(事件)、暗(感情)兩條線索。
4、品情感。閱讀時,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脈搏。在人物的描寫、事件的記敘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獨特的情感。
5、析哲理。作者在文中所抒發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對生活的高度認識,即思想的升華。借物抒情之作,在閱讀時,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過關鍵詞句(段)去體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隱含在以下幾方面:①文中的警句;②篇末的結束語;③神話、傳說、典故的類比;④象征;⑤“物”的形象。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