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4-10-26 21:37:22
6.實驗操作“先與后”18例
(1)加熱試管時,應先均勻加熱后局部加熱。
(2)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先拿出導管再撤去酒精燈。
(3)收集氣體時,先排凈裝置中的空氣再收集。
(4)稀釋濃硫酸時,燒杯中先裝一定量蒸餾水再沿器壁緩慢注入濃硫酸。
(5)點燃H2、CH4、C2H4等可燃氣體時,先檢驗純度再點燃。
(6)檢驗鹵代烴中的鹵族元素時,在鹵代烴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
(7)檢驗NH3(用紅色石蕊試紙)、Cl2(用淀粉-KI試紙)、H2S[用Pb(CH3COO)2試紙]等氣體時,先用蒸餾水潤濕試紙再與氣體接觸檢驗。
(8)做固體藥品之間反應的實驗時,一般先單獨研碎后再混合。
(9)滴定實驗時,用蒸餾水洗凈的滴定管先用標準液潤洗后再裝標準液;取用待測液時,先用待測液潤洗移液管后再移取液體;滴定管讀數時先等1~2分鐘后再讀數;中和滴定實驗觀察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化時,等半分鐘溶液顏色不變即為滴定終點。
(10)做焰色反應實驗時,每做完一次實驗,鉑絲應先蘸上稀鹽酸放在火焰上灼燒至無色,再做下一次實驗。
(11)用H2還原CuO時,先通一段時間H2,后加熱CuO,反應完畢后先撤酒精燈,待固體冷卻后再停止通H2。
(12)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時,先將蒸餾水注入容量瓶中,當液面距離容量瓶刻度線1~2cm時,再改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13)堿液濺到皮膚上,先用大量水沖洗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14)酸液濺到皮膚上,先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
(15)檢驗蔗糖、淀粉、纖維素是否水解時,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銀氨溶液或新制Cu(OH)2加熱。
(16)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時,先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溶液點到pH試紙上,再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比,確定pH。
(17)配制和保存含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氣氧化的鹽溶液時,先將蒸餾水煮沸?以趕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應金屬粉末和相應酸。
(18)稱量藥品時,先在托盤上各放兩張大小、質量相等的紙(腐蝕性藥品用燒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藥品。加熱后的藥品先冷卻、后稱量。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