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上整理 作者:中考網(wǎng)整合 2024-06-16 12:46:09
中考網(wǎng)整理了關(guān)于2024年上海民辦搖號后首屆初三生迎來中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024年上海市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于6月15日至17日舉行。全市設(shè)16個考區(qū)、205個考點、4062個考場,約24.8萬考生參加考試,其中初三考生約11.8萬人。2020年上海義務(wù)教育階段招生政策明確民辦學校“超額”搖號,今年中考首日,“小升初”民辦初中超額搖號后的首屆初三生亮相。
考點外的“小驚喜”
初夏的早上,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初級中學的門口,集合處的“小驚喜”給考點外的送考人群帶來了笑聲與掌聲——上海市東遼陽中學的學生擎著一簇巨大的向日葵氣球走進人群,原來,這是學校老師給考生精心準備的小禮物。
陳子洋是學校的年輕老師。中考前幾天,她從網(wǎng)上購來材料,花了半天的時間組裝了這樣一個大大的向日葵——這個考點外的“顯眼包”不僅給略顯緊張的送考氛圍帶來歡聲笑語,也向東遼陽中學的考生們傳遞著積極向上、永不言棄的力量,希望考生們在考試中發(fā)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突破自我。
昨天一大早,徐匯區(qū)梅園中學考點外,西南位育中學初三年級組老師身穿印有“心想柿橙”(諧音:心想事成)的定制送考服,為考生們貼上印有“加油”字樣的心形貼紙,祝福同學們考出精彩。
復(fù)旦實驗中學的送考隊伍由校長、書記帶隊,老師們手舉精心準備的祝福牌:“語”出驚人、“數(shù)”一數(shù)二、“英”擊長空、“理”直氣壯、“化”難為易、“政”好全會、“跨”越自我……這些代表著各科老師衷心祝福的送考牌充滿新意,也給孩子們帶來了會心一笑。
在這決定性的一刻,他們不僅僅是老師,更是孩子們最堅實的后盾。
作文聚焦“成長”
今年的作文題是“我也是個取水人”。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相關(guān)專家,請他們點評今年的作文題。
市教育考試院專家認為,今年的中考作文題聚焦學生常見的“成長”主題。導(dǎo)語中的“每個人都在用各自的取水方式”提示學生注重個性化的成長體驗,并用“一次次對未知事物的探尋”引導(dǎo)學生關(guān)注外部世界,感知當下生活,勤于思考、樂于實踐。北虹高級中學語文組陳佳煜老師認為,試題以有關(guān)“水”的材料作為引子,通過“水”這一具體事物作為抽象概念的引領(lǐng),既有足夠的延伸性特征,有助于學生翱翔在思維的場域,同時又不是漫無邊際的任意性概念,提醒學生在寫作中要凝于成長中點滴的體悟。
語文特級教師沈紅旗認為,“世界是一灘無形的水”,是個奇特并且貫穿全題的比喻,“各自的取水方式”自然要求每個作者表達出不同的價值取向和性格特征。延安初中語文備課組長姚瑤認為,就素材選擇而言,命題者用“各自的方式”來鼓勵學生的個性化選擇。只要在成長主題之下,只要能夠展現(xiàn)自己對生活、對世界的新認知、新發(fā)現(xiàn),無論是自我的探索,還是借助他人之力的探索,甚至是受某個物品、某種技藝的激發(fā),都值得下筆。
市教育考試院專家認為,導(dǎo)引材料中的“或拓寬眼界,或增長才干,或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啟發(fā)學生可以“敘述經(jīng)歷”,可以“闡述觀點”,也可以“抒發(fā)感情”,從而達到融合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的效果,回應(yīng)了初中教材中的寫作要求,促使學生將平時所學綜合運用在寫作過程中。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