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上整理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24-06-15 08:55:48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4年6月15日,上海全市的初三學子將步入中考考場,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又到中考時間!
今天,上海全市的初三學子將步入中考考場,迎來“人生首場大考”。望著意氣風發奔赴考場的他們,讓人不得不感嘆:青春真好!少年未來可期。
考場之外,不少送考父母對這次考試的緊張程度一點不亞于考生。一路陪伴孩子升學,既要做好家庭后勤保障、成為“堅強后盾”,又要為孩子的前途綢繆,為人父母者的壓力著實不小。
坦率說,中考之所以受關注,包括因中考而產生的升學壓力,多少和“普職分流”有關:中考之后,一部分學生可以進入高中、繼續深造之路,另一部分學生則會轉向中職校等學校接受職業教育。
如何看待中考這個轉折點?對考生來說,上名牌高中、普通高中或中職校,中考之于人生的“權重”究竟多重?如何幫助孩子走到更遠的未來、發展得更好?今天,我們邀請幾位資深教育工作者,和考生尤其是考生的父母們談談中考。希望他們的見解、分析和感悟,能給考生家庭帶來啟迪和幫助。
零陵中學的老師們為每一位初三學子書寫了祝福滿溢的加油賀卡。
選最適合的賽道,為人生增值
陸振權(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上海閔行田園高級中學校長)
■在當前較為多元的升學體系下,無論是進入高中還是中職校,都擁有升入高一級院校乃至讀到碩士、博士的通道。因此,無論孩子升入什么類型的學校,都可以成為他們未來發展的光明之路
北外田園高中堅持以美育為底色以創意為特色打造家門口的優質高中。
一年一度的中考今天拉開大幕。經過這場考試,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初三畢業生就要各奔東西,去到高中階段學校繼續開啟新的征程了。此刻,有些家長滿懷希望,期待孩子能就此考進名校;也有的家長不免憂心,為學習成績平平的孩子擔心起未來出路。
通常而言,中考會將學生分流至幾類學校: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市特色高中、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普通高中、中職校。在當前較為多元的升學體系下,無論是進入高中還是中職校,都擁有升入高一級院校乃至讀到碩士、博士的通道。因此,無論孩子升入什么類型的學校,只是具體的賽道有所不同,但都可以成為他們未來發展的光明之路。
能進入“四校八大”和各類市、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固然是好,但如果未能如愿,孩子也并非沒了出彩的機會。要知道,每個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時間差異,有空間差異,也有個性潛能的差異。時間差異,就是俗稱的“早熟”和“晚熟”;空間差異,即物質環境和人際環境的適應性差異,好比每個學生都像花朵一樣有自己的成長和開放時區,有的花開得早,有的花開得晚;從個性潛能來看,有的學生擅長邏輯推理,有的擅長形象思維表達,有的擅長體育,有的擅長藝術,正可謂每位學生天生有才,每位學生各有精彩。
所謂的“頭部高中”,通常適合專注力強、能夠很快靜下心來學習,并具有學習潛力的學生。因為在那里,教師的時間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學上,在管理和關心學生身心發展上會相對少一些,所以學生要非常自覺、自律、自主,同時還要盡可能全面發展。普通高中和特色高中,適合個性特長鮮明,或者有偏科跡象的學生,以及目前成績平平,但熱愛生活、興趣愛好廣泛的學生。中職校則適合不太喜歡競爭,或者動手能力強但學習專注力不夠,又或是還沒“開竅”,在父母看來有些“渾渾噩噩”的學生。
事實上,每年都會有部分通過名額分配進入到“頭部高中”的學生,因跟不上學校的學習節奏,導致學習很緊張、很吃力、甚至感到痛苦,有的干脆中途放棄……試想,如果這些學生當初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普通高中或特色高中,可能會更受關注,更好發揮自己的特長優勢,為自己的人生增值。最重要的是,這樣的三年高中生活,會是更健康的、愉快的、美好的。
放眼上海,當前不少普通高中都辦得很有特色。如果學生的興趣和學校的“氣質”匹配,那這些特色課程和氛圍都會讓他們如魚得水,潛能得到充分發揮。經過三年學習后,這些學生考入自己理想大學和理想專業的可能性也很大。
如果孩子的中考成績連普高線都沒有達到,那也不必失望。中職校開設的專業對接的都是社會緊缺的技術型工作,畢業后工作不難找、薪水也不菲。再加上現在有中高職貫通、中本貫通等途徑,要實現大學夢并不難。
教育,是為了讓人生更加美好幸福。面對中考這一學生階段的首次統考,除了盡力發揮水平,考生和家長也要坦然面對現實。要相信,孩子無論未來身處何方,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就能夠前程錦繡,一路繁花,人生精彩。
有愛的家庭,支持孩子走得更遠
金琪(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黨委書記)
■所謂“家有考生,各盡所能”,孩子在考場上戰勝試題,父母真正要做的,是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做孩子最堅強的后盾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給考生們準備的禮物。
今天是中考開考的日子,想必與在考場上拼搏的孩子們相比,站在考場之外的父母們,心情也著實復雜、緊張。
這些年,我們老師在目送一批批學生畢業、送上美好祝愿的同時,也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真正對孩子未來產生深刻影響的,并不是一次中考的分數,而是一個有愛的家庭。對考生而言,堅強溫暖的家庭支持,才是讓他們勇敢面對挑戰和困難的最有力的力量。
我們學校的初三班主任姚磊老師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一次家長會上,他請家長們坐在自己孩子的位置上。一個多小時過后,班主任問家長:“你們坐在這樣相對逼仄的桌椅之間,覺得累嗎?”沒等家長回答,這位老師繼續說,“大部分家長雖然工作忙碌,但辦公環境相對寬松。你們坐的椅子,要么是舒服的轉椅,要么是符合人體工學規律的辦公椅。但你們的孩子每天要坐在硬板凳上,從早晨八點學習到下午四五點,還要付出腦力勞動,認真聽講、完成作業。”這位班主任老師,其實是希望家長能有一些代入感,懂得換位思考,理解孩子的辛苦和承受的壓力。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