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9-09 21:57:50
病句識記知識點
常見語病標志
1
例:有關部門對極少數不尊重環衛工人勞動、無理取鬧、甚至毆打侮辱環衛工人的事件,及時進行了批評教育和嚴肅處理。(搭配不當,“事件”不可以“批評教育”)
2
例: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有效的改正錯誤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應將“有效的”調至“方法”前)
3
例:三個學校的學生會干部在教導處開會,研究本學期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問題。(表意不明,是“三個學校”還是“三個學生會干部”)
4
例: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并沒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賴和關懷中得到了力量,樹立了克服困難的信心。(搭配不當,“在……中”應為“從……中”)
5
例:只有從根本上解決了為什么人的問題,就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關聯詞搭配不當,“只有……就”搭配不當,應為必要條件,用“只有……才”)
6
例:這個精致的燈籠將作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賓的禮品贈送給他。(表意不明,“他”到底指誰,指代不明)
7
例:為了全面推廣利用菜籽餅或棉籽餅喂豬,加速發展養豬事業,這個縣舉辦了三期飼養員技術培訓班。(賓語中心語殘缺,應在“喂豬”后加“的經驗”)
8
例:這個文化站已成為教育和幫助后進青年,挽救和培養失足青年的場所,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表彰。(搭配不當,“培養”與“失足青年”不搭配)
9
例:雷鋒精神當然要賦予它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習雷鋒了呢?( 不合邏輯,疑問句再加雙重否定,變成了三重否定)
10
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深受廣大消費者所歡迎,因為它強化了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使消費者的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結構混亂,有“為……所”和“被……所”的結構,沒有“受……所”的結構,要將“所”字去掉)
11
例:在交通干線上設卡收費的方案必須經地方人大常委會討論通過,并公諸于社會。(成分贅余,“諸”即“之于”,“于”與它重復
12
例:天漸漸地黑了下來,外面又刮了風,街上的行人也漸漸稀少了,修傘的心里非常著急。(表意不明,“修傘的”可能是“修傘的顧客”也可能是“修傘的師傅”)
13
例:電子工業能否迅速發展,并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中去,關鍵在于要加速訓練并造就一批專門技術人才。(“能否”是兩面性的詞語,與后面不一致)
14
例: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不合邏輯,“防止”與“不再發生”不合情理,應去掉“不”)
15
例:縣里的通知說,讓趙鄉長本月15目前去匯報。(是“15日之前去”還是“15 日這一天去”
16
例:經過老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怒氣逐漸平息,最后臉上勉強露出一絲笑容。(主語殘缺,使動詞的主語是“老主任”,應去掉“經過”,或者去掉“使”,將“才”調至“他”后)
附:句式雜糅的常見類型
(1)表時間:長達……之久
(2)表限制:超過……以上
(3)表對象:對于……上
(4)表決定:以……即可
(5)表構成:由(包括、分)……組成
(6)表意愿:本著……為原則
(7)表被動:被(受)……所
(8)表數量:高達……之巨
(9)表原因:原因是……造成(引起、作怪)
(10)表目的:旨在以……為目的
(11)表范圍:大多以……為主
(12)表依靠:靠的是……取得的
另外,常見的雜糅格式還有:
防止……不再……(“防止……”和“……不再”);
非……才行(“非……不可”和“只有……才行”);
需要……不可(“需要……”和“非……不可”);
從……為出發點(“從……出發”和“以……為出發點”);
大約……左右(“大約……”和“……左右”);
是由于……的結果(“是由于……”和“是……的結果”);
之所以……的原因(“之所以……”和“……的原因”);
供……之便(“供……之用”和“以便……”),等等。
表格形式:
序號 |
錯誤格式 |
正確格式1 |
正確格式2 |
1 |
本著……為原則 |
本著……原則 |
以……為原則 |
2 |
對……沒有引起重視 |
(什么人)對……沒有重視 |
(什么事)沒有引起重視 |
3 |
是為了……為目的 |
以……為目的 |
……是為了[ |
4 |
對于……問題上 |
對于……問題 |
在……問題上 |
5 |
由于……下 |
由于…… |
在……下 |
6 |
原因是……造成的 |
原因……是 |
是由……造成的 |
7 |
經過……下 |
經過…… |
在……下 |
8 |
是出于……決定的 |
是出于…… |
是由……決定的 |
9 |
借口……為名 |
借口…… |
以……為借口 |
10 |
是因為……的原因 |
是因為…… |
……是原因 |
11 |
有……組成 |
有…… |
由……組成 |
12 |
靠的是……取得的 |
靠的是…… |
是……取得的 |
13 |
關鍵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
關鍵在于…… |
……是十分重要的 |
14 |
圍繞以……為中心 |
圍繞……中心 |
以……為中心 |
15 |
大多以……為主 |
大多是…… |
以……為主 |
16 |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
成分是…… |
由……配制而成的 |
17 |
是由于……的結果 |
是由于…… |
是……的結果 |
18 |
深受……所 |
深受…… |
深為……所 |
19 |
長達……之久 |
長達…… |
達……之久 |
20 |
旨在以……為目的 |
旨在…… |
以……為目的 |
21 |
以……即可 |
以……為宜 |
……即可 |
22 |
傳來一個聲音說 |
傳來一個聲音 |
—— |
23 |
必須擁有……缺一不得入內 |
必須擁有…… |
缺一不得入內 |
24 |
也是最容易出現的現象的 |
是最容易出現的 |
也最容易出現 |
25 |
初衷是對……有意義 |
初衷是…… |
對……有意義 |
26 |
我們有……感覺是難以形容的 |
我們有……感覺 |
感覺是難以形容的 |
常見贅余類型
一、動詞類贅余
1.白白虛度(“虛”含“白白”意,“白白”贅余)
2.被應邀(“應邀”含“被”意,“被”贅余)
3.被人貽笑大方(“貽笑大方”含“被人笑”意,“被人”贅余)
4.到此光臨(“光臨”含“到”意,“到此”贅余)
5.非常嗜好(“嗜好”含“非常”意,“非常”贅余)
6.非常酷愛(“酷愛”含“非常”意,“非常”贅余)
7.共同協商(“協商”含“共同”意,“共同”贅余)
8.過度酗酒(“酗酒”含“過度”意,“過度”贅余)
9.過分溺愛(“溺愛”含“過分”意,“過分”贅余)
10.過分苛求(“苛求”含“過分”意,“過分”贅余)
11.過高奢望(“奢望”含“過高”意,“過高”贅余)
12.凱旋歸來(“凱旋”含“歸來”意,“歸來”贅余)
13.可以堪稱(“堪稱”含“可以”意,“可以”贅余)
14.來家造訪(“造訪”含“來”意。“來家”贅余)
15.免費贈送(“贈送”含“免費”意,“免費”贅余)
16.十分罕見(“罕見”含“十分”意,“十分”贅余)
17.隨便茍同(“茍同”含“隨便”意,“隨便”贅余)
18.隨意漫談(“漫談”含“隨意”意,“隨意”贅余)
19.快要垂危(“垂危”含“快要”意,“快要”贅余)
20.突然頓悟(“頓悟”含“突然”意,“突然”贅余)
21.一致公認(“公認”含“一致”意,“一致”贅余)
22.值得可敬(“可敬”含“值得”意,“值得”贅余)
二、形容詞類贅余
炎熱、雪白、筆直、通紅、稀爛、飛快、精光、嶄新、冰涼、死沉、爛熟、巨大、繁多、酷熱、眾多、廣大等本身帶比喻性成分或表程度成分的形容詞的前面如果有表修飾的程度副詞,那個程度副詞是贅余成分。如:“十分炎熱”(“十分”贅余),“非常雪白”(“非常”贅余)。
三、名詞類贅余
1.多年的夙愿(“夙愿”有“多年”意,“多年”贅余)
2.多慮的想法(“慮”有“想”意,改“慮”為“余”)
3.漫山遍野到處(“漫山遍野”即“到處”,兩者留一)
4.目的是為了(“目的”即“為了”,兩者留一)
5.目前當務之急(“當務之急”含“目前”意:“目前”贅余)
6.無用廢話(廢品、廢物……)(“廢話、廢品、廢物……”含“無用”意,“無用”贅余)
7.人民生靈涂炭(“生靈”含“人民”意,“人民”贅余)
8.原因是因為(“原因”即“因為”,兩者留一)
9.真知灼見的意見(“真知灼見”含“意見”意,“意見”贅余)
四、代詞類贅余
1.我的寒舍(舍弟、賤內、家嚴、拙作……),“寒舍、舍弟、賤內、家嚴、拙作”均含“我的”意,“我的”贅余
2.訴諸于武力(公諸于眾、見諸于報刊、付諸于流水……),“諸”,“之于”或“之乎”的合音,與后面“于”重復,可刪“于”或改“諸”為“之”
五、概數詞贅余
1.大約10歲左右(上下)約摸10歲左右(上下)大概10歲左右(上下)
2.至少3名以上(左右、上下)至多3名左右(上下、以下)
3.近3名左右(上下、以下)平均85分以上(以下)
4.最少80分以上最小10歲以上最高85分以下最低60分以上上列表概數的詞兩者只能留一,如:大約10歲,或10歲左右,或10歲上下。否則贅余,變成病句。
六、副詞類贅余
防止不要發生事故、杜絕不要大吃大喝、切忌不可喝生水、避免不受侵害(例子中“不要”、“不可”、“不受”均屬贅余,必須刪去,否則意思表達反了)懸殊極大(“懸殊”含“相差極大”意,“極大”刪去)
數字有關的語病
⒈“減少(縮小、降低、下降)不用倍數。
減少、縮小、降低和下降不能成倍,后面只能跟分數或實際數量:
⒉“平均分(成績)都……”如:
一門學科,一次考試,一個班級的平均分只能有一個,后面不能跟“都”。
當然,當學科不止一門,考試不止一次,或演算對象、范圍并不固定單一時,平均分就不止一個,在這種情況下,“平均分(成績)都……”的表述未必存在不妥:
⒊“時速每小時……”或“時速……
“時速”即每小時的行駛距離,與“每小時”或“/小時”一起出現就顯得重復累贅。例①應去“每小時”,例②應去“/小時”,或把“時速”改為“速度”。
與之類似的還有“單位價格”“日均”“年均”等問題。
時、件、臺、日、年都屬于“單位”,以上錯誤都屬于重復累贅。
⒋“最多……以下”和“至少……以上”
“最多”和“至少”只能跟上下極限點,不能跟一個范圍,而“……以上”“……以下”都表示范圍,因而“最多……以下”和“至少……以上”的表述都存在語病。
⒌“囊括……中的……”
⒍“大約(
“大約”“超過”“將近”后面跟整數來表示約數,再跟約數只會造成表意不明,因而“大約(超過、將近)……左右(上下、多)”這樣的表述存在語病。修改的辦法是刪前或除后。
⒎“幾(╳)個……的……”
⒏“一邊有(是)……”
這種表述未必存在語病,關鍵要看“幾(╳)個”修飾的對象是否存在不同的理解,這一短語的結構是否有不同的理解。
這種表述未必存在語病,關鍵要看“一邊”是否存在歧義。如:
樹下坐著一位老人,一邊有一個孩子。②路的一邊是一排商店,另一邊則是廢棄的工廠。③他的身邊有兩個孩子,一邊一個。
例①的“一邊”可以理解為“其中一邊”,也可以理解為“每一邊”,存在歧義;例②和例③的“一邊”分別理解為“其中一邊”和“每一邊”,不存在歧義,不屬于語病。
⒐“三季度”“四章”
這類表述未必存在語病,關鍵要看“三”“四”等數詞是否存在基數與序數不明而造成歧義的問題。如:
①海爾集團公司已經提前完成了三季度的生產任務。
②三季度的銷售額比前兩季度總數還多三個百分點。
例①句中的“三季度”存在歧義;而它在例②中卻表示明確的意思。
明確是基數還是序數,才能消除歧義。這可以通過語境,如例②的“比前兩季度的總數還多了三個百分點”;也可以采用基數和序數的明確表示法,如表基數時在數詞后增加“個”等量詞,或用“兩”代替“二”,表序數時則在數詞前增加“第”。
10.
“歲月”“新聞界”“莘莘學子”屬于集合性名詞或短語,不能以“個”“家”等為單位;“莘莘學子”中的“莘莘”表示大量,也與“三個”矛盾。可以分別改為“二十多個年頭”“幾家新聞單位的記者”“三個學生”。
11.“
不可數名詞或名詞短語不能用數量來修飾,因而這樣的表述是錯誤的。“20萬朵花粉”可改為“20萬朵花的花粉”。
12.
“仨”和“倆”分別表示“三個”和“兩個”,故應去掉后面的“個”,也可把“仨”、“倆”分別改為“三”和“兩”。
13.
如:
原單位價格1000元,現降低到360元,降低了三分之二多。
應改為“降低了將近三分之二”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