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7-14 21:48:27
華東地區
1
華東地區位于中國東部,自北向南包括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和臺灣省,總面積83.43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面積的8.7%
華東地區地形以丘陵、盆地、平原為主;氣候以淮河為分界線,淮河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臺灣省中部及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華東地區水資源豐富,中國五大淡水湖其中有四個位于華東地區,分別是江西省的鄱陽湖、江蘇省的太湖和洪澤湖,以及安徽省的巢湖。華東水系有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四大水系,京杭大運河貫通四大水系,臺灣省有濁水溪、高屏溪、淡水河等河流。華東地區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尤其是長三角地區,近年來經濟發展速度一直高于全國平均值。
華南地區
2
華南指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南省及臨近海島,如中沙群島、南沙群島、西沙群島、東沙群島(粵)、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臺)、白龍尾島(桂)等。氣候炎熱多雨,植物生長茂盛,動物種類冠于全國。地表侵蝕切割強烈,丘陵廣布。區內擁有廣闊的熱帶海洋。珊瑚島景觀獨具一格。廣義自然地理上的華南地區包括福建及臺灣省。國家一般將福建、廣東、海南三省視為重點僑鄉。
華北地區
3
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即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和呼和浩特市等三盟(市)。政治上一般上把整個內蒙古都列入華北地區。華北地區包括四個自然地理單元:東部的遼東山東低山丘陵,中部的黃淮海平原和遼河下游平原,西部的黃土高原和北部的冀北山地。
華北地區主要為溫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在400-1000mm左右。內蒙古自治區降水量少于400mm,為半干旱區域。華北地區是我國高教最為發達的地區,百年名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眾多高等學府藏于此地,是中國教育的搖籃。
華中地區
4
華中地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三省(按照自北向南排序),華中國土總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國土總面積的5.9%。
華中地區位于中國中部、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游地區,涵蓋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水系,地處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西北等地區之間,眾多國家交通干線通達全國,具有全國東西、南北四境的戰略要沖和水陸交通樞紐的優勢,起著承東啟西、連南望北的作用。
華中地區歷史文化厚重,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是全國工業農業的心臟和交通中心之一。
西南地區
5
廣義上,包括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重慶市等5個省市區,有時還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湖北恩施州、湖南湘西州。狹義上、人文、經濟、政治上及社會實踐的西南地區,一般只指只包括老四川(含重慶不含川西高原的四川盆地)、云南全省、貴州全省。即“西南三省”。西南地區有三大地形區:云貴高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山地。氣候有亞熱帶季風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是大江大河的發源地,高原湖泊眾多。其中,四川盆地是該地區甚至中西部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商業最繁華、歷史最深厚、文化最昌盛、教育最領先、科技最超前、交通最便捷、區位最重要的地區。盆地內的成都、重慶是西南乃至中西部最發達的城市、是新一線城市的龍頭,合稱“西南雙子星”。
西北地區
6
行政區劃上的西北地區包括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5個省、自治區。
西北地區深居中國西北部內陸,具有面積廣大、干旱缺水、荒漠廣布、風沙較多、生態脆弱、人口稀少、資源豐富、開發難度較大、國際邊境線漫長、利于邊境貿易等特點。
東北地區
7
中國東北地區,一般是指遼寧、吉林、黑龍江,以及風土文化相近的內蒙古東部所構成的地區。東北地區自南向北跨中溫帶與寒溫帶,屬溫帶季風氣候。東北地區森林覆蓋率高,可拉長冰雪消融時間,且森林貯雪有助于發展農業及林業。
水繞山環、沃野千里是東北地區地面結構的基本特征,土質以黑土為主,是形成大經濟區的自然基礎。東北區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種比較齊全。主要金屬礦產有鐵、錳、銅、鉬、鉛、鋅、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屬礦產有煤、石油、油頁巖、石墨、菱鎂礦、白云石、滑石、石棉等。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