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常見的自救自護常識有哪些?
(1)我們在生活中要有安全意識,時刻保持警惕,遠離危險,讓自己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
①在家庭生活中,我們要注意防火、防水、防氣;
②騎乘交通工具或行走時,要遵守交通規則;
③進行其他戶外活動時,也要注意避險。
(2)正確應對來自他人的侵害。
①面對侵害,要防患于未然,不要給侵害者可乘之機;
②侵害發生時,要首先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
③如果侵害已經發生,要及時脫離侵害者的控制范圍,穩定情緒,與自己的監護人取得聯系,告知他們具體情況。如果侵害來自自己的監護人,可以向老師或公安機關求救。對于性侵害,不要因為覺得難以啟齒,而讓不法分子逍遙法外。
(3)面對火災、水災、地震等災難時,我們要保持冷靜,不要驚慌,更不能喪失求生的意志。遇到災情要第一時間發出求救信號,并積極自救。
10.什么樣的生命最有價值?
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內涵。為國家、社會作出貢獻、為他人帶來歡樂、減輕痛苦,生命價值就得以提升。珍愛生命,也包括延伸生命的價值。
11.怎樣延伸生命的價值(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①要有正確的人生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獨特閃光的成長之路,為社會貢獻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②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承擔自己應負的責任。
③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④樹立崇高理想,努力學習,提高素質,回報社會。
⑤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創造有意義的人生,延伸生命的價值。
12.為什么人生需要自立自強?
(1)古往今來,成就偉大事業的人,都是自立自強的人。
(2)一個人只有自立,才能走向自強。一個人只有自強不息,才能不被挫折和苦難打倒,才能為社會做貢獻,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3)自強不息是人生應有的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4)自強不息是民族精神,是中華文明得以綿延千載、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
13.怎樣培養自立能力?
(1)克服依賴心理。能處理好自己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發現自己的才能,嘗試獨立解決問題;要多向榜樣學習,有意識地與獨立性較強的同學交往,學習他們如何待人處事。
(2)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有意識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培養獨立思考和自主作決定的能力。
14.怎樣培養自強精神?
①志存高遠。
②追求生活中細微的進步。
③在磨礪意志中自強進取。
15.怎樣對待社會影響?
①對來自各方的社會信息,都要在我們頭腦中過濾篩選,運用良知的標尺加以判別,要吸收有益的營養,剔除無益的糟粕,拒絕有害的毒素。
②對長輩的言行要分清是非,問個究竟,不能無原則地一概服從,長輩做錯了應該予以指出。
③面對公共傳播媒體,學會選擇是最重要的。
④正確對待社會流行,對流行的事物我們要獨立思考,理性行動,避免盲目從眾。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