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2-28 10:57:49
二戰后日本的崛起:
1955年以后,日本進入快速發展階段,60年代末,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1987年,日本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一度躍居資本主義大國之首。
1.戰后的經濟繁榮:
(1)原因:美國對日本進行了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美國大力扶持日本;朝鮮戰爭爆發刺激日本經濟的發展;引進最新科技,發展教育;適當的經濟政策。
(2)表現:20世紀5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在許多重要生產領域,名列世界前列。
2.危機時期:1974—1975年世界經濟危機使日本經濟發展速度減緩。
3.恢復和發展時期: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科技立國”政策,促進經濟發展。
4.政治狀況:20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隨著經濟發展,國際地位也得到加強,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的欲望逐漸膨脹,積極加大軍費開支,引起亞洲鄰國的關注和不安。
戰后日本和聯邦德國經濟發展的相同點:
1.國民經濟非軍事化,集中全力進行經濟建設;
2.美國的經濟扶植;
3.利用高科技成就發展新興工業;
4.發展外向型經濟;
5.積極發展教育,為經濟建設培養高科技人才;
6.堅強政府的宏觀調控力度。
二戰后日本發展的原因:
1.進行社會改革,消除生產關系中的落后因素;
2.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
3.制定了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
4.積極培養人才,發展科技;
5.美國在朝鮮、越南戰爭的特需訂購以及戰后扶植。
二戰后日本發展的原因:
1.進行社會改革,消除生產關系中的落后因素;
2.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
3.制定了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
4.積極培養人才,發展科技;
5.美國在朝鮮、越南戰爭的特需訂購以及戰后扶植。
日美關系演變:
1.60年代建立經濟伙伴關系;
2.70年代建立政治伙伴關系;
3.90年代建立軍事伙伴關系。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