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23-02-16 12:03:50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3年中考議論文寫作方法:議論文的結尾寫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議論文的結尾寫法
俗話說:“織衣織褲,貴在開頭;編筐編簍,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勝的開頭,還應該有耐人尋味的結尾。
所謂“豹尾”,便是指結尾時筆法要簡結、明快、干凈利落,猶如豹尾勁掃,響亮有力,給讀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常見誤區★
①畫蛇添足。即全文已結束,本可耐人尋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幾句。
、诳蘸翱谔。在結尾處為表明自己的立場、態度,大喊著與文章內容無關的口喊,這種結尾大煞主題。
③拖泥帶水。結尾意思已經明了,卻遲遲不肯收尾,沖突了文章的主題。
★寫作原則★
1、結尾要收束全文。
結尾要收束全文,點明主旨,使讀者對全文有一個完整而又明確的認識。
2、結尾要簡潔有力。
它是給讀者以最后的、決定性的印象部分,既要充實又要要簡潔有力,以使讀者增強印象。
3、結尾要令人回味。
好的結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嘗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似斷非斷,似了非了之筆,讀之雅有余味。
★寫作要求★:
1、總結全文,強化主題;
2、或情或理,富有意趣。
★結尾方法★
1、總結全文,強化主旨。
繼往開來,開拓創新,勇于承擔大國擔當,這便是今日中國之姿態。我們傳承京劇,增強文化軟實力;我們發展高鐵,增強科技硬實力;我們推動“一帶一路”,謀求經濟文化技術的交流,世界各國的共榮共昌。我們要向世界發聲:我們將以飽滿的姿態,迎接挑戰,承擔責任,履行義務,為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力量!
——《我眼中的中國》
2、警句結尾,概括主題。
比如以下面幾句話結尾:面向陽光時,陰影在你背后。背向陽光時,陰影在你眼前。世界從未改變,改變的只是我們面對世界的方向。
我們的尾段只要在它前面加以補充,豐富內容就可以了。如:
有的人生活一帆風順卻整天悶悶不樂,有的人一生曲折坎坷卻始終擁有幸福和快樂。真正決定幸福感的,不是物質,而是生活的態度。面向陽光時,陰影在你背后。背向陽光時,陰影在你眼前。世界從未改變,改變的只是我們面對世界的方向。(愿每個心向陽光的人都擁有幸福的人生。)
3、首尾照應,結構完整。
。1)照應文題。
《勿以好惡論斷之》結尾:“勿以好惡論斷之,也許你會發現,狗尾草也會開出美麗的花!”
。2)照應開頭。語言精煉,首尾照應,既總結全文,又升華主題。
【示例】《今年花勝去年紅》
開頭:
當漫天的黃沙遮蓋了遠行的身影,當滾滾的濃煙升騰成不落的信念,當咫尺的天涯跨越了時空的阻隔,我看到,大片大片的紅色,笑對風霜,在歷史的每一個年輪上傲然綻放。
結尾:
當風沙覆蓋了唐玄奘的腳印,當歷史湮沒了林則徐的音容,當人們送走了連戰的身影,我站在歷史的天空下,看到一片片花紅從每一個歷史的年輪上蔓延開來。
4、引用收尾,余音裊裊。
正如作家劉白羽在《第二個太陽》中所說“我現在應該清醒地跨過這個門檻,跨過之后,我還是櫛風沐雨,披荊斬棘。”希望在你們讀到信的2035年,35歲的我會和18歲的你們并肩作戰,跨過一道道檻后繼續披荊斬棘,與中國一起圓夢。
——《給十八歲的你們的一封信》
5、反問結尾,發人深思。
在人生這張大考卷上,問題看似簡單,答案看似豐富多彩,但真要交出一份滿意的答案,遠非想象中那么簡單。你會如何作答呢?
——《人生也是一張答卷》
繁忙的人生中,快樂不少,痛苦不多。心態平了,道路自然平。雖然《瀟灑走一回》早已退出了流行歌曲排行榜,但生活中,又何妨瀟灑走一回呢?
——《走不倦的人生》
6、對比結尾,突出主題。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選擇個人的榮辱得失,但更有人選擇個性的無礙釋放、國家的繁榮太平、民族的堅貞氣節。而往往是后面這些人,托起了生命的天平,緊握永恒的繩索,在生命與永恒的拔河中,探索永恒的答案。
——《與永恒拔河》
7、排比結尾,回腸蕩氣。
將意氣之歌,在生命中唱響,唱出生命絢麗的華章;將意氣的帆,在生命中揚滿,到中流擊水,看時代風光;將意氣的劍,在生命中磨亮,劈荊斬棘,不怕前路漫漫,我自力創輝煌。 ——《談意氣》
親情如水,使紛繁經過過濾變得純凈;親情似火,使平淡通過煅燒日顯棱角;親情是詩,使乏味經過修飾達到一種意境。親情,生命永恒的動力。 ——《親情》
8、抒情結尾,引起共鳴。
記得有位詩人這樣說:“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卻給了我整個海洋。”是呀,讓我怎樣感謝你們,爸爸媽媽。你們賦予了我生命,你們賦予了我力量,你們賦予了我幸福,而我卻無以回報。有一種感覺叫做幸福,有一種幸福叫做感動。 ——《幸福的感動》
9、比喻結尾,含蓄優美。
故鄉如一彎新月,悄然掛在情感的枝丫,如一縷微風,輕柔吹拂著漂泊的靈魂。流淌的歲月,如夢的故鄉,似浮雕鐫刻于心靈的豐碑,讀不盡那深刻的內涵。
故鄉,是人生旅途中永遠不滅的燈火……
——《不滅的燈火》
【三種方法充實結尾】
1、讓設問問出共鳴——自問自答+收束
(1)
但是否所有被忽視的都有價值?【自問】并非如此?吹絼e人看不到的,不意味著必須要將自己慧眼獨識的內容加以利用,而是在仔細辨別與考量的基礎上有所取舍!咀源稹磕呐逻@一部分只有1%是有益的,但全面的眼光與獨到的思維的也可能會帶來100%的改變,這即是成功!臼帐——《看到看不到的》
(2)
我們的基礎教育改革天翻地覆,但中小學生自殺問題日趨嚴重,難道僅僅是要關注孩子積極的情緒?【自問】近乎完全功利的教育理念正在使教育走向遠離生命尊嚴的“迷途”! 【自答】著名的“山東辱母殺人案”所反映的僅僅是倫理與法律的糾纏?【自問】人們關注的也許不應僅僅是于歡的改判,而是事件背后可怕的道德與人性!【自答】近日發生的“劉國梁被退休”事件難道僅僅是一次教練員與隊員的“意氣用事”? 【自問】面對血性的拼搏男兒,制度與權力是否應具有人性的溫度……【自答】
毛澤東曾說:“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吞吐天地的強大自信來自一個政治家的智慧與膽魄,而這智慧與膽魄也正是源自直面歷史與現實的“正視”態度——從不躲避,從不妥協,從不膽怯!
那么,樹立大時代自信,請從“正視”開始!【收束】
——《也談“敢于正視”》
。3)
魯迅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如果每個人躬身自問:怎樣才能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不愧己?【自問】善待天地,堅守良知,快樂就永遠在!咀源稹炕蛟S那就是我們內心真正要尋找的溫柔快樂的人生之枕!臼帐
——《無愧天地,快樂之枕》
2、為呼告增加文采——反復/排比,最后一句自由句收尾。
參考句式:
我分明……,我分明……,我分明……;
一旦……,一旦……;
一……,一……;
君不見……,君不見……
。1)
讓心靈到達這片枝繁葉茂的地方,以真為根,扎根泥土;以善為干,擁抱陽光;以美為葉,帶來綠蔭。當真善美的大樹茁壯成長時,心靈將會到達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心靈的到達》
。2)
清泉中泉水町咚,我分明聽到了譚嗣同的高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我分明聽到林則徐的吶喊“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分明聽到了孟子當仁不讓的莊嚴宣告“當今之世,舍我其誰?”清泉點點滴滴滋潤心田,讓我體味到了什么足美好的人生。
語文,是一泓清泉,洗滌我布滿塵垢之心,擦亮我混濁迷茫之眼,沖刷我在紛雜塵世中沾染的滿身污垢,讓我面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3、引用+闡釋+化用標題
(1)
正如奧斯卡·王爾德所說,成為你自己,因為別的都有人做了。【引用】我們不必將自己禁錮在一條模仿他人的路上,而應綻放自己的芬芳,成為最好的自己。智慧的樹雖然沒有翅膀飛翔,沒有腳奔跑,但它知道變通,同樣到達了世界每一個角落!娟U釋】智者若樹,知道變通【化用標題】。
就連三毛也曾說:“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一半在土里安詳,一半在風里張揚。”【引用】樹的智慧可讓我們仔細品,然后便有思維的禮花在腦海中綻放!净脴祟}】 ——《智者若樹》
【解析】闡釋就是指對引用內容的更換方式的說明。標題的化用可以照抄之后加后綴,也可以直接擴寫標題。
(2)
徐志摩在《想飛》中說:“是人沒有不想飛的,老是在這地面上爬著夠多厭煩,不說別的。飛出這圈子,飛出這圈子……凌空去看一個明白——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權威,做人的交代。”【引用】怕與不怕,是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的,只有當你鼓起勇氣,鑒定你那顆追求向上的心【闡釋】,直面問題,你的喜愛便會戰勝畏懼,你便會攀上高峰!净脴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