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11-03 12:33:32
原因類
1.促進中國近代化的因素。
(1)西方先進科技、思想文化傳入中國。
(2)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并發展。
(3)近代化探索的推動與促進。
2.建國以來經濟建設取得成就的原因。
(1)黨的正確領導,制定出符合中國國情的路線、方針、政策。
(2)人民群眾的努力。
(3)較為和平安定的內外環境。
(4)蘇聯(主要指建國初期)等國家的援助。
3.促進民族關系發展的原因。
(1)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各民族間經濟交流。
(2)統治者個人的雄才大略(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實行有效的統治措施)。(適用于中國古代史)
(3)各民族之間長期的經濟、文化、政治的交流。
(4)國家的統一,社會的穩定。
4.促進社會進步的原因。
(1)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和進步。
(2)思想解放運動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3)杰出人物推動社會的進步發展。
補充:(1)統治者勵精圖治,實行改革等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備注:特指古代社會)
(2)統治者重視教育,選用賢才。(備注:特指古代社會)
(3)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重視發展生產。(備注:特指改革開放后)
5.民主政治不斷完善的社會條件。
(1)經濟發展的需要與推動。
(2)民主思想的發展與影響。
(3)政治家的不懈努力,人民與新興階級的支持。
補充:(1)受外來文明(或原有民主習慣)。(備注:只適用于維新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古希臘民主政治、美國歷史上的兩次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
(2)自身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備注:只適用于古希臘民主政治)
6.改革成敗的原因。
(1)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順應當時歷史發展的趨勢。
②改革派力量強大,保證改革順利進行。
③改革的措施得當。
④出現有利于改革的國內與國際環境。
⑤國家最高領導者的支持。
(2)改革失敗的原因:
①順應改革趨勢,但是改革的措施不得當。
②改革推行者個人的局限性。
③國際、國內環境對改革不利。
④改革根基不強。
⑤改革的阻礙力十分強大
7.大國崛起的因素有哪些?從大國興衰過程中我國可以吸取哪些經驗?
(1)因素:
①先進的思想文化影響。
②政治體制創新。
③科技創新。
④外國的扶持或利用有利的國際環境。
總之,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抓住發展機遇,適時改革創新,正確處理對外關系,重視經濟、民主政治、科技教育的發展,促進國家崛起。
(2)經驗:
①堅持改革開放,努力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
②要重視科技創新,發展教育,培養人才。
③要學習和借鑒外國優秀的文明成果。
④要處理好對外關系,和平崛起。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