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22-01-24 14:28:29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2年中考作文寫作指導:半命題作文的補題技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半命題作文在中考作文中大概占五成,寫這類作文關鍵在于補題,題補好了,思路就打開了,作文自然很容易寫好。同學們不妨從下面幾個方面補題,一定能寫出高分作文的。
1、去俗取新辟蹊徑。
作文貴在出新,關健是題材出新。如果人云亦云,取“陳芝麻、爛谷子”來寫,就猶如吃別人的殘羹剩菜,沒有味道,只有避俗取新,另辟蹊徑,才能奪魁。
如《 ,請聽我傾訴》,大部分考生寫的無非是“爸爸、媽媽、班主任、同桌請聽我傾訴”之類的,盡是一些普通的題材。可有的考生在立意補題方面很有新意。如《孔子,請聽我傾訴》,他去俗取新辟蹊徑,將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作為傾訴的對象,感謝孔子他那充滿哲理意味的的話語挽救幾近懸崖邊的自己。題目醒,立意新,這樣的作文自然會引起閱卷者的極大興趣。
2、反彈琵琶唱新調。
反彈琵琶是一種典型的求異思維,俗稱“唱反調”,它突破常規思維,創立一種跟原意相反的新意。如《我渴望 》,很多學生的思維都是從渴望美好的事物開始思考來補題,如《我渴望上學》、《我渴望理解》等等。
但有的學生就補題為《我渴望苦難》,把經歷苦難作為人生成長的必經之路和人生的一筆財富,來表達自己不畏苦難,積極向上的精神。此作文正是違反了人們的常規要求和正常思維模式補題的,十分吸引人。對于學生來說,一下跳出了常規思維,仿佛到了另一個天地,會有許多想說的話,有許多想表述的想法,也有許多想經歷而沒有經歷的事情,在想像中遭受苦維,新奇有趣,作者有了展示自我、體驗苦難的廣大空間。
3、小中見大找切點。
這里所說的切點,是指補題的角度、出發點。“小”是具體、實在的意思,它是相對于空泛、籠統而言。初中生人生閱歷尚淺,對一些宏大的社會事件、場面、問題等還缺乏記敘和把握能力,因此在選材時要力求從小角度切入,用心寫出大意義來,即所謂的“以小見大”。
如作文題《 ,我們最需要的》,一位學生就補題為《鳥窩,我們最需要的》,作文從村中的一片樹林被胡亂砍伐,鳥兒失去了窩,寫到自己由于黃昏時不見昔日的鳥兒,不聞昔日鳥兒的鳥鳴,而產生了一種孤獨、異樣的感受,結尾點明“環保,在鄉村同樣迫切需要”這一主題。這固然與它的構思、立意、寫作技法(文中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烘托)等有關,但標題的作用也功不可沒——尋找切點很好:鳥窩雖“小”,“小”中見大,感人至深。假如換成“森林,我們最需要的”,“環保,我們最需要的”,就顯得空洞而平凡了。
4、袒露真情寫實感。
冰心說:“要對讀者真實,首先要對自己真實,要把自己的真實情感寫出來。”只有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袒露在讀者面前,才有可能與讀者產生情與情的交流、心與心的撞擊。例如作文題:《當我面對 的時候》,有位學生補題《當我面對第一封男同學來信的時候》,學生面對早戀這個敏感的話題,把自己的那段情感經歷真切地袒露出來,沒有絲毫的掩飾和緊張、羞澀。寫得豐富具體,真實可感。
5、聚焦熱點寫社會。
當今世界,新事件、新現象、新話題層出不窮,我們若能把這些“熱點”引進自己的作文,定能使自己的文章出新出彩。如作文題《 真好》,很多學生都補題為“媽媽、老師、讀書、自由真好”,這樣的補題很普通。可有一位學生補題為《新農村,真好》,這個補題就聚焦當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社會熱點,這個精彩的補題,就是一亮點。
6、吃透題意巧構思。
首先要將題目本身意思全面理解,分析透徹,不能漏看一個字,不要誤釋一詞,如作文題《讀 》此處的“讀”除了一般意義上的閱讀之外,還含有“觀察、欣賞、體味、咀嚼、探究”等意思,因而讀的對象可以是書報雜志,也可以是人、大自然,或作者某種生活經歷和某種社會現象。如補題為《讀父親》,標題就新穎、獨特,出人意料,耐人尋味。
7、著眼實際高立足。
如作文題為《學會 》,一位學生補題為《學會異想天開》,文中大膽結合時弊,在對“填鴨式”教育進行批判的同時,呼吁“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建設事業需要這樣的一種異想天開”,表現了作者關心國家大事,思考改革前景的思想深度和力度,言足點較高,加上文采、結構好,真是錦上添花。
半命題作文的補題方法、技巧很多,這些方法總的要求是一致的,即拓寬思路,敢于創新,不落俗道,要把好的立意凸顯出來。
相關推薦:
2022年中考體育考核注意事項及訓練方法匯總
2022年全國各省市中考報名時間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2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