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1-04-27 20:31:11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中考學習方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中考795分學霸談學習方法
“得知成績的時候,我也嚇了一跳。”丹東六中初三(4)班學生商語桐說道。今年中考,商語桐考取了795分的高分。其中數學146分,語文144分,英語148分,物理119分,化學79分,政治50分,歷史49分,體育60分。提起成績,驚喜之情溢于言表,她說道:“以往校內的測試,我偶爾能擠進全校前十名。我真的沒想到,自己能在中考中取得這么好的成績。”
7月8日下午,筆者在丹東六中采訪了商語桐和她的班主任老師蓋世姣。
蓋世嬌老師對自己的得意門生贊不絕口。她說道:“這是我送走的第四屆畢業生,商語桐是第一個在中考中取得這么好成績的孩子。”蓋老師回憶,在學校的教師微信群里得知了商語桐的成績時,自己既驚喜,又沒有太出乎自己的意料。
基礎知識扎實
蓋老師說:“中考涉及的知識點中,更傾向于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商語桐是個特別嚴謹的孩子,她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特別扎實。在以往的測試中,該拿分的點她從來不會出問題。”如蓋老師所說,商語桐對待學習的態度十分嚴謹。她的筆記、試卷都是自己分門別類,整理得井井有條。她對自己做得每一道習題都認真對待。商語桐說道:“像這次中考的數學卷,最后一題是一道二次函數的圖像問題。這種類型題算起來特別麻煩,步驟多、計算量大,稍不注意就容易出問題。平時的作業題中,這種題往往都是難點。但每當作業中出現這種題的時候,我都感到特別興奮。因為挑戰這種難題,對我來說似乎是一種享受。”
課堂效率高
商語桐在學習時的另一個可圈可點之處,就是她極高的課堂效率。蓋老師介紹說,商語桐從初中一入學時,就展示出與眾不同的課堂狀態。“多數剛上初中的孩子還保持著小學時的習慣——坐不住,愛溜號。商語桐卻不一樣,我能清楚地感覺到,她的思路、眼神緊跟著老師,精神高度集中。”談起自己的聽課技巧,商語桐認為是和學科特點息息相關的。如語文、數學等科目,解題思路比較重要,筆記上的內容,她更傾向于記錄一些自己比較薄弱的環節;而英語等科目,知識點多而雜,就需要把老師講的內容盡量記錄完整。“但不論什么科目,都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捕捉到課堂上的重點。”商語桐說道,“每次上課我都有很強的新鮮感,對新知識的渴望是我能夠保持注意力的主要原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商語桐學習的一大動力,但她并不是對所有學科,都一直保持著較高的興趣。有一段時間,商語桐很不喜歡做語文的閱讀理解題。自己認為準確的答案,卻總是沒有抓住采分點,這讓她對語文的興趣打了折扣。“我有個特點,就是容易對自己了解的事物產生興趣。我的姥爺喜歡看籃球,我經常會跟著看。當我逐漸了解了籃球的規則之后,就能看得懂了,也越來越喜歡看籃球了。”商語桐說道。根據自己這個特點,她向老師請教,學習如何分析題目,找出采分點。慢慢地,原本棘手的閱讀理解題變得得心應手,她也如自己所愿地點燃了對語文的興趣。
總結答卷技巧
考試,除了考查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答卷本身也是有技巧的。以前,商語桐做試卷就有小毛病,恰好這個毛病很多學生存在——馬虎。商語桐說:“答數學卷的時候,我經常在特別簡單的題上摔跟頭,這個缺點讓我吃了不少虧。”為了改掉這個毛病,商語桐特地查資料找到了解決辦法——限時答題,不許檢查,在規定時間內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這樣,一方面提高了我的答題效率;另一方面,因為不能檢查,就強迫自己集中注意力,提高自己的準確性。經過一段時間這樣的訓練,馬虎的問題不再困擾我了。”
端正學習態度
初中三年苦讀,得到如此豐碩的成果,端正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商語桐提供了強大助力。班主任蓋老師說道:“剛入學時,她就有很好的自立自理能力。我想這恐怕離不開她受到的良好家庭教育。”商語桐的母親是一位初中語文教師。商語桐介紹說,母親因為工作繁忙,從小就教她一些生活技能,希望她能照顧自己。商語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基本上不用母親關注學習,沒讓母親監督寫作業。商語桐嚴謹的態度和旺盛的求知欲,也是得益于母親的培養。商語桐回憶道:“小時候,有一次我對綠葡萄和紫葡萄的區別突然產生了興趣,媽媽就領著我觀察兩種葡萄,從色、形、味等方面列出表格來比對。這件事我印象特別深刻,可能我對學習的嚴謹態度就是從此開始的吧?”
懂得感恩
商語桐很懂得感恩,雖然平時在班級比較內向,但她的心里充滿了對老師、同學的感情。在學校的畢業典禮上,分別的場景讓商語桐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提起這段往事,商語桐有些羞澀,蓋老師則笑著說道:“商語桐平時和老師們就特別親密,和同學的關系也很好。她不僅學習好,也有很高的情商,老師同學和她相處都感到特別舒適。”
相關推薦: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報名時間匯總
2021年全國各地中考體育考試方案匯總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時間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