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wǎng)編輯 2020-07-05 12:47:17
4、教材分析法。教材分析法是對整冊教材進行歸類并寫出教材分析。例如,語文的教材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列生字表、列生詞表、語法知識歸類、列文學常識表、習題歸類表、寫出單元分析等。
高效預習的三個方法
同學們一定要注意,預習并非要花很長時間,而是要產(chǎn)生效果,那么怎么樣能保證預習的效率呢,下面就來說三種方法,供大家參考。
1、靈活安排預習時間
預習時間要在服從學習整體計劃的前提下靈活安排。根據(jù)每天的空余時間,決定預習的科目及每科的時間,要保障所選擇的重點學科。課前預習一般在20分鐘左右,時間多時預習可以充分點,鉆研的深點,閑時可以多搞一點階段預習和學期預習。
2、預習要持之以恒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說:“學習這種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恒心。”有的同學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預習后,感到學習成績并沒有明顯的提高,就想放棄預習。這是不可取的,因為學習成績與多種因素相關(guān),只有在搞好預習的同時,要搞好其他學習環(huán)節(jié),才能取得滿意的結(jié)果。
另外,預習的質(zhì)量也有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因此,預習不能淺嘗輒止,持之以恒方能奏效。預習應從課前預習入手,逐步發(fā)展到單元預習和學期預習。通過這些預習可以扭轉(zhuǎn)學習被動的局面,可以使初中與高中、高中與大學的學習順利銜接。
3、預習中要防止兩個極端
預習中要防止兩個極端:一是預習過粗,流于形式,達不到應有的預習目的。二是預習過細,以至于上課沒什么可聽的,甚至打亂了整個計劃,影響了其他學科,雖然有收效,但時間利用得不經(jīng)濟、效果不好。一般情況下,適度的預習應該是:
重溫相關(guān)知識,掃清聽課障礙,大致了解新課的內(nèi)容和思路,找出疑難問題和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總之,預習是為了更好的聽課,而不是代替聽課,所以,在保證預習效果的同時,又不能失去課堂興趣。“條條大路通羅馬”,所謂的正確方法就是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因此,我們在提供預習方法的同時,也提醒同學們,這僅僅是“磚”,希望能早日引出“玉”來。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