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0-06-30 10:21:48
2. 做題訓練時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
(1)量大且持續時間長
這里的量指每一次訓練的時候題量必須要足夠,連續做題的時間要長,切忌淺嘗輒止。這樣更容易找到感覺,鍛煉自己的思維速度。
(2)掐時間
控制好時間去訓練,可以有緊迫感。剛開始做題的時候可以放慢一些,多訓練解題思維。當有一定的總結后,要盡量縮短做題時間。切記快準狠。
3. 關于能力訓練
針對計算、寫字慢、閱讀有問題的同學。
計算能力不足是由于邏輯推導能力不足所導致的,這一點在短時間內只能通過大量的計算來提高。
至于寫字速度慢,也可以通過集中練習,比如有些多余的筆畫,比如改掉一筆一頓的習慣,然后逐步加快即可。
閱讀慢的同學,平時多朗誦,多讀適中篇幅的一些文章或題目,訓練一目多字,甚至一目多行。
4. 改掉性格的影響
可以在平時訓練時試著一個字一個字念題目(或默讀),再有就是做題時強迫自己規范好草稿。不要東一塊、西一塊亂寫,把草稿當作作業來寫。
如果好動的同學平時做題的時候可以強迫自己不斷繼續堅持做下去,短期內養成“穩當”的特點。
5. 通過做題來養成正確的考試習慣
做題時要講究“一看二想三動四回顧”。
先看清題意,再思考題干和題肢之間的關聯,然后才動手,最后總結。
當你習慣了這些步驟后,就能快速答題了。切忌沒有形成相對固定的解題思維之前,一拿到題就悶頭做。
針對以上大家答題速度慢的問題,老師分享了一些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那么,具體在考試中,要怎樣確保自己的答題速度呢?
這幾點要特別注意:
1. 答題順序:先易后難
有些同學喜歡先做大題難題,比如語文喜歡先寫作文,數學先解大題,認為前面題自己都會,如果能先把后面的題拿下就穩了。這樣做,卻可能導致難題上花費時間太多,到最后留給簡單題的時間都緊張了,匆匆忙忙會做的沒做對,得不償失。
其實,做題的狀態不是一下子就來的,從基礎題開始做,也是一種適應考場、活動思維的過程。
2. 時間分配:避免“頭重腳輕”
很多同學前面的基礎題因怕失分而花了太多時間,到后面的大分值題目沒時間做了。
一般我們考試中各題型的時間分配可以與分數的分配相當的。比如150分的語文試題,時間120分鐘,基礎題閱讀題和作文差不多對半,前者用足45-50分鐘,作文用50-60分鐘,其中作文一定要花5到10分鐘用來構思。
一定要有意識地控制時間,避免在考場一味地與時間賽跑。
3. 遇到難題:千萬別死磕,沒思路就pass
難題如果一開始做不出,比如思考了兩三分鐘還是沒有任何頭緒,千萬不要死磕,待容易題做完后再來攻克。
很多時候難題做不出,可能是因為一個概念一下子想不起來,也可能是因緊張而思路不暢,都是暫時性的,一味鉆牛角尖反而沒用。如果做容易題適應一段時間后,可能靈感就來了,思路就打開了。
實在做不出的難題,也不要空著,試著蒙一個。
4. 遇到主觀題:大段答題,要先分點列框架
不要一看到題目就下筆答題,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尤其主觀題,最好先有個大概的框架,比如在草稿紙上列幾個關鍵詞作為答題要點,只要思路對了,你答題速度會很快的。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