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12 14:54:53
5、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侵權行為指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6、受教育權。
(1)含義: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并獲得物質保障的權利。
(2)重要性★: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
(3)國家措施: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制度、國家制定資助政策等。
第三課第二框依法行使權利
1★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權利?
①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
②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③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guī)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
2、公民怎樣按照正常程序維護權利?
①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
②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協(xié)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
3★維護公民權利的方式有:協(xié)商、調解、仲裁、訴訟
①協(xié)商(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費、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糾紛等權益爭議)
②調解(我國調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
③仲裁(發(fā)生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爭議時,根據仲裁協(xié)議,自愿提交,受其約束。)
④訴訟(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包括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自訴)
第四課第一框公民基本義務
1★公民基本義務的內容(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義務)
包括遵守憲法法律,維護國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納稅、其他義務(包括勞動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撫養(yǎng)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和成年子女贍養(yǎng)扶助父母的義務等。)
2、遵守憲法法律
①原因:我國憲法和法律是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是公民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職責。
②★具體表現: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都是遵守憲法和法律的具體表現。
③怎樣做:自覺做到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營造,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我們要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程序規(guī)定,同時,以法律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依法辦事。
3、維護國家利益
①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
②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4★依法服兵役
①原因:保衛(wèi)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圣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為了保衛(wèi)祖國,我們要自覺履行這項義務。
②我國兵役制度:我國實行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為現役和預備役。
5、依法納稅
①原因: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
②違法行為:偷稅、欠稅、騙稅、抗稅
第四課第二框依法履行義務
1★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
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
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如勞動和受教育既是權利也是義務。)
2★怎樣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tǒng)一?
①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
②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
3、為什么法定義務須履行?
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公民不履行法定義務,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怎樣履行法定義務?
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
5、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的表現和責任
(1)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
(2)違反法定義務須擔責:
①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②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③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第五課第一框基本經濟制度
1★現階段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1)內容: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
(2)原因: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3)作用: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人民當家作主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公有制經濟
(1)地位: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在經濟中發(fā)揮主體作用。
(2)內容: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和集體成分。
3、國有經濟
(1)含義:生產資料屬于全體人民共同所有。
(2)★地位: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
(3)★作用:發(fā)展、壯大國有經濟,對于提供公共服務、發(fā)展重要前瞻性戰(zhàn)略性產業(y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支持科技進步和保障國家安全等,具有關鍵作用。
(4)★國家態(tài)度:國家保障國有經濟的鞏固和發(fā)展。
4、集體經濟
(1)含義:生產資料屬于一部分勞動者共同所有。
(2)★作用:發(fā)展、壯大集體經濟,對于廣泛吸納社會資金、緩解就業(yè)壓力、增加公共積累和實現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
(3)★國家態(tài)度:國家保護、鼓勵、指導和幫助集體經濟的發(fā)展。
5、非公有制經濟
(1)內容: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
(2)★作用:在支撐經濟增長、增加稅收、擴大就業(yè)、促進大眾創(chuàng)業(yè)和萬眾創(chuàng)新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3)★國家態(tài)度:國家保護、支持、鼓勵、引導、激發(fā)非公有制經濟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
第五課第二框根本政治制度
1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地位和基本內容
(1)地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內容:
①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②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
③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其他國家機關;
④實行民主集中制。
2、我國人大代表的職權和義務
(1)★職權:審議權、提案權、質詢權、表決權。
(2)義務:必須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jiān)督。
3、為什么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以來,不斷得到鞏固和發(fā)展,展現出蓬勃生機活力。
②實踐充分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4★如何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①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②必須保證和發(fā)展人民當家作主;
③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④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
第五課第三框基本政治制度
1★我國基本政治制度內容:
包括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