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1-21 17:54:43
就主觀題而言,一是要仔細審題,明確題目要求。如“×××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和“總結×××的形象特點”看似都在問人物形象,但答題的思路不同:前者需要先概括人物形象,再從不同角度結合文本具體分析;后者直接進行分析即可。二是要規范作答。在答題時,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雖然可能都要進行概括和分析,做到條理清晰,表述嚴密,邏輯合理,語言通暢,但表述的用語體系是不同的。
例如小說中“設置情節”“形象特點”,傳記中的“組織材料”“精神品質”等就是這種區別的體現。
五、文言翻譯
文言語句翻譯最能體現考生的文言水平。翻譯時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聯系上下文,以便把握大意;關注得分點,力爭準確翻譯;調整語序,補出省略的部分,讓語句連貫流暢。因為文言文省略的地方較多,尤其是主語經常省略,所以一定要抓住句中的動詞,以便順藤摸瓜,補出主語。
六、古代詩歌閱讀
古詩閱讀要在讀懂詩意的基礎上規范作答。詩意讀懂了,做題就容易多了。在閱讀時,不能像文言文一樣去翻譯詩句,而是要找出詩句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事物等;再看作者是用什么樣的詞語來描述這些形象的,從而讀懂意象;最后再看上下句、每一聯之間的關系,這樣就可以很快讀懂詩意,把握作品的意境。
例如意境類考題,一定要先表述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再說明景象的氛圍特點,最后結合手法闡明作者融進的思想感情,點出該手法又產生了什么樣的表達效果。而且用語要使用諸如“雄渾開闊”“寧靜恬淡”“凄清冷寂”等表現意境的專業術語。
七、作文
積累作文素材
中考作文,絕大多數同學會選擇寫記敘文,少部分同學會選擇寫議論文。記敘文注重對人物的描寫,通過優美的語言對人物的形象進行刻畫,優美的語句對事情的起因結果進行描述。
所以在平時要多積累一些優美的語句,比如說一些寫景、寫人等等覺得優美的語句都可以記錄下來,來充實豐富自己的素材庫,在考試的時候給用進去,使文章豐滿。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