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1-16 17:26:19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ㄈ┚渥雍x的解答: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ㄎ澹┮痪湓捴心硟扇齻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我獾臍w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解題方法歸類(二)
說明文閱讀題考點總結
考點一:說明對象
考查類型:“這篇文章(或文段)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對策:事物說明文一般標題就是說明的對象;事理說明文找準開頭結尾的總結句。
因為說明對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紹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個名詞或名詞短語,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看文題二看首尾段。事物說明文指出被說明事物即可。事理說明文指出說明內容,形成一個短語:介紹了……的……(對象加內容)。
考點二:說明對象的特征
類型1、直接找出說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對策:A、看題目B、在首段中找C、抓關鍵詞句
類型2、概括說明事物的特征
對策:分析文章結構,抓中心句及連接詞,如“首先”“其次”“還”“也”“此外”等詞語。
考點三、說明方法
類型1、直接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說明方法
對策:了解常見的說明方法(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引用說明)的主要特點,然后根據文段內容分析判斷。
類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運用何種說明方法極其作用?
對策:找出運用的說明方法,再根據下列說明方法的作用具體回答。
1、舉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2、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3、打比方:生動形象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數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5、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6、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或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征,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考點四、說明順序
類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說明順序?有何作用?
對策:1、了解說明順序的基本常識:說明文有三種寫作順序。
、趴臻g順序: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多在建筑物的結構,如上下、遠近、左右、內外、東西南北中等。
⑵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
、沁壿嬳樞颍赫f明事理,多說明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
邏輯順序的具體分析:主——次、原因——結果、現象——本質、特征——用途、一般——個別、概括——具體、整體——局部、總—分
2、掌握答題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說明順序對××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便于讀者理解。
考點五、說明語言
類型1、加點字詞有何作用?
對策:抓住說明文語言準確這一特點答題,格式:準確、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類型2、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并說明理由。
對策:(1)不可以。(2)原詞的意思或內容。(3)所換詞語的意思或內容。(4)換了后意思有何改變,或不符合實際。
型3、限制性詞語能否刪去?
對策:(1)表態(刪還是不刪)。
。2)定性。如:“比較”“幾乎”“相當”等詞表程度修辭;“大約”“可能”“左右”等表估計,“多”“有余”等表數量。
。3)若刪去,原來什么樣的意思就變成了什么樣的意思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
。4)xx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周密性、科學性。
類型4、從文章中找出一個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特點的詞句,并體會。
對策:找出語言準確的詞句,然后說明其作用。找準確詞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確數據的句子;②找有概數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詞語的句子。
類型5、指示代詞的含義
類型:指代——“這些條件”、“這種現象”“同樣道理”等在文中具體指代什么。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