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12-23 09:49:00
“哪門功課差,就盡快去找該門課代課老師,讓他告訴你以前學過的最關鍵的知識點是哪些,然后在短期內補上,目的是能大致跟上現在的教學進度,能聽懂老師講授的新知識點。”
“找準之后,趕緊把關鍵知識補上,補的時候要想辦法讓你現在的任課老師‘一對一’地進行輔導,手把手地教會你‘補’的方法。同時要特別注意處理好研究課本與做題的關系。但很多學生一做題又可能沒了信心,因為不少題光靠書本,根本無從下手。”因此得出的結論是,看書固然重要,做題更重要。看完書“馬上做題”是關鍵。
課上搶答,因疑制宜
“現在的教學模式主要是‘集體授課’,最大弊端是不能很好‘因材施教’,對成績不很理想的學生來說是很不利的。”面對一個四五十人的班級,教師不可能保證每個人都能對上課內容有正確的理解。因此成績差的學生往往還沒有聽明白,老師就往下講了,再加上課后不進行及時補救,一節課很可能什么都沒學到。
那么,薄弱生們該怎么辦?老師的答案是,別怕獻丑。“不要怕回答錯誤,不要怕出丑,不要計較別人的善意笑聲。只要你不是故意搗亂,沒有人會責怪你。”
在很多情況下,老師不一定知道學生哪里不懂?下面該著重講解哪一部分?是否該“再講一遍”?這時,老師會進行提問、設問,要求學生舉手回答或集體回答。在這種情況下,沒聽懂的學生一定要積極表現自己,把自己的理解大聲說出來,讓老師聽到,盡可能使老師下一步的講解是針對你的理解而進行的。
“不過很多時候,你覺得自己已經會了,但是在做類似的題目的時候,還是不很順手。這說明你對這些問題所涉及的知識還沒有完全理解。”對于這種情況,老師的建議是“去找老師”。“把你的理解詳細地說出來,老師一聽,就會發現你知識上的缺陷或解題方法上的不當之處。老師的三言兩語,就會使你的能力發生質的飛躍。”
隨時備忘,邊學邊復習
幾乎每個班級都會有這樣的現象:優秀學生比普通生“一錯再錯”的幾率小許多。這是為什么呢?“一個關鍵的原因是他把不會的知識真正問清楚了,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了。”薄弱生們該如何做到“真正”消化知識呢?老師給出的建議是,多問老師,多做備忘。
客觀存在的一種現象是,一些學生僅僅滿足于聽懂,沒有把聽懂了的知識再寫出來,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一題或干其他事情去了,幾天后考試時又遇到一道同樣的題,下筆寫時,才發現之前“消化”得并不完整,“一錯再錯”。因此,每當疑問問過之后,就應馬上把它完整寫下來,在寫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再及時追問和補救,就可能避免重蹈覆轍。
相關推薦:點擊查看更多知識點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