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三次科技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第一次:英國工業革命后,為了掠奪原材料和市場,把侵略矛頭指向了中國,用戰爭的手段打開中國的大門,破壞中國的主權,政治上使社會性質發生變化,主要矛盾、革命任務、革命性質也隨之發生變化。清政府內部也發生了分化,分為洋務派和頑固派。經濟上,一方面使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另一方面使中國逐漸陷入資本主義市場。思想上,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
第二次: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資本主義進入到壟斷階段,加緊侵略和瓜分世界,落后的中國再次成為被掠奪的重要目標。列強通過一系列侵略活動,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空前加重。民族資產階級發起了維新變法運動,農民階級進行了義和團運動,來挽救民族危亡。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并得到發展。思想上由向西方學習軍事、技術轉為學習制度。
第三次:使世界經濟迅速發展,從整體上看,世界經濟逐漸形成一個整體,出現了經濟全球化趨勢。對于我國參與國際競爭,在競爭中發展民族經濟是一個良好的機遇。抓住機遇,會給我國經濟增長帶來新的活力,促進經濟發展,但由于我國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又增加了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難度。
6、三次科技革命對世界格局的影響
第一次:主要是確立了資產階級在世界的統治地位;英國成為世界霸主;東方從屬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之間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來越激化,形成兩大軍事侵略集團,最終導致一戰的爆發。
第三次:各國抓住這次發展的機遇,經濟發展迅速,特別是歐共體和日本,對美國經濟霸主地位形成挑戰,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極化趨勢發展。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