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二戰的性質:世界范圍內的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
十二、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是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國家,為世界反法西斯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和巨大的犧牲。
十三、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意義和啟示
意義:奠定了世界和平的基礎,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啟示:和平來之不易,悲劇決不能重演。不同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國家在平等基礎上能夠聯合起來共同對付人類生存與發展面臨的挑戰。加強國際合作,才能求得共同發展。最大的啟示:人類應在對付共同挑戰的時候,應該團結一致。
十四、比較兩次世界大戰的不同點
①背景不同:“一戰”爆發時,世界上只有一個資本主義體系;“二戰”爆發時,除資本主義體系外,還有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法西斯國家、資本主義民主制國家和社會主義蘇聯之間的關系,深刻影響著“二戰”。
②戰爭目的不同:“一戰”時交戰雙方的目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爭奪市場和原料產地;“二戰”時法西斯國家不僅要打敗對方,而且要在戰敗國內建立法西斯制度。
③性質不同:“一戰”從總體上看是帝國主義戰爭;“二戰”從整體上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④危害程度不同:“二戰”的規模更大,給世界帶來的人力、物力上的損失更大。
一、一戰以后的資本主義世界
1、1929—1933年經濟危機。
(1)首先發生的國家:美國。
(2)特點:持續特別時間長,波及范圍特別廣,破壞性特別大。
(3)影響:①加深了資本主義各國嚴重的社會危機,經濟危機引起了政治危機,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通過國家干預來解除危機,德、意、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②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
2、羅斯福新政
(1)目的: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消除經濟危機。
(2)特點: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新的特點)
(2)“新政”包括幾項重要措施。
①財政方面,大力整頓銀行,恢復銀行的信用。——第一個措施
②工業方面,實行產業復興法,新建公共工程。——中心措施和主要措施
③農業方面,縮減農業產量,穩定農產品價格,以優惠貸款補償農業,復興農業。
(4)作用及評價:“新政”實施后,美國的經濟緩慢地恢復過來,資本主義統治得到穩定,為資本主義干預經濟生活提供了范例。但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沒有得到消除。無法避免新的危機。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