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生物期末試卷
姓名班級分數
一、選擇題(40分)
1.下列食物鏈正確的是()
A.草→蚱蜢→食蟲鳥→蛇→鷹
B.蚱蜢→草→食草子的鳥→鷹→狐
C.狐→鷹→食蟲鳥→蚱蜢→草
D.草←蚱蜢←食蟲鳥←鷹←蛇
2.下列屬于生物的是()
A.恐龍骨骼B.珊瑚C.珊瑚蟲D.鐘乳石
3.在研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中所用鼠婦的數量是()
A.一只B.兩只C.三只D.十只以上
4.下列生物中屬于競爭關系的是()
A.水稻和稗草B.貓和老鼠C.人和豬D.螞蟻和蚱蜢
5.通過預防接種已消滅的疾病是()
A.肺結核B.乙肝C.痢疾D.天花
6.克隆羊多莉長得像()
A.供細胞核的母羊B.供無核卵的母羊
C.代孕母羊D.A、B、C三種羊的一部分
7.含羞草的葉子被碰后會合攏,這說明生物具有()
A.生長現象B.應激性C.繁殖D.呼吸
8.在綠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體色往往是()
A.灰色B.綠色C.黃色D.褐色
9.下列現象中,屬于與溫度變化相適應的現象是()
A.蛾類夜間活動B.仙人掌的葉變成刺
C.候鳥的遷徙D.山頂的旗形樹
10.樹木具有很強的降塵能力,下列哪一項不是樹木能夠降塵的主要原出()
A.枝葉茂盛,能減少風速,使大氣中攜帶的大粒灰塵降落地面
B.植物的葉表面粗糙,而且多生有茸毛
C.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質
D.葉表面生有大量的氣孔
11.下列可以作為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A、藻類植物B、苔蘚植物C、蕨類植物D、種子植物
12."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使江水如此美麗的是那類植物()
A、藻類植物B、苔蘚植物C、種植植物D、蕨類植物
13.紫菜是一種含碘藻類植物,他的生活環境是()
A、陸地B、森林C、江河D、海洋
14.與桃樹相比,松樹種子最主要的不同是()
A、果實內有種子B、沒果皮包裹,種子裸露在外
C、胚珠外有子房壁D、球果是由果皮和種子組成
15."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一棵參天大樹也是由一顆種子發育來的,其實是因為種子中包含有發育成一株完整植物的()
A、營養物質B、水分C、無機鹽D、胚
16.在種子的發育過程中,保護發育中的種子免受外界不良環境侵害的是()
A、花被B、果皮C、種皮D、子葉
17.蘋果的甜味來自()
A.植物吸收的糖分B.細胞液中的糖分
C.細胞壁的糖分D.果實中的糖分
18.100斤幼嫩的葉子,曬干以后應該有的重量是()
A.100斤B.50斤C.20斤D.10斤
19.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
A.根冠B.伸長區C.根毛區D.分生區
20.將一枝桉樹的枝條插在紅色液體中,1個小時后,發現葉脈呈紅色,破開莖,被染成紅色的結構是()
A.細胞B.韌皮部C.篩管D.導管
二、請你識圖回答(20分)
21.看右圖回答
(1)右圖為圖
(2)物質①為
物質②為
物質③為
物質④為
(3)該葉片除了能進行光合作用外,還能進行、。
(4)小麥種子過密會影響產量,從光合作用的原理解釋是
。
(5)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對植物而言,二氧化碳濃度越大,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就越多,可對人類而言,二氧化碳量過大,會破壞生物圈中平衡,將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6)我國的森林覆蓋率為,僅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所以我國大力提倡植樹造林,退耕還林,我們武隆就屬于國家退耕還林區
三、請你回答。(15分)
22.很多人喜歡早晨在林間讀書,因為他們認為早晨的林間空氣是最新鮮的,你覺得如何?如果是你,你選擇什么時候到林子里去讀書或散步?請說明理由?
答:
23.一天下課,王鵬和劉磊兩位同學正在爭吵。王鵬說:"把種子種在肥沃的土壤中先發芽。"劉磊說:"把種子種在貧瘠的土壤中先發芽。"你認為他們誰說的有理?你有自己的說法嗎?請說出來。
答:
24.蘿卜放不了幾天就會空心,如果放在冰箱里面就會多放一段時間,你說這是為什么?
答:
四、識圖(15分)
25.圖中是----------細胞結構圖。2分
26.在圖中標出個部分的名稱。5分
27.舉例說明各部分的作用?8分
五、綜合拓展(10分)
28.想象本學期所學的實驗。請設計一個小白鼠喜歡吃什么的實驗。
答案:一、ACDADABBCDBABCCD
二、21.⑴光合作用示意圖⑵二氧化碳,氧氣,有機物,水
⑶呼吸作用,蒸騰作用⑷影響葉片采光,從而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
⑸碳-氧平衡⑹16.55%
三、22.早晨在林間讀書不好,因為植物在夜間只有呼吸作用沒有光合作用,早晨林間積累了較多的二氧化碳。
23.兩人的說法都沒理,正確的是: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與土壤肥沃程度無關
24.蘿卜空心是因為其中的有機物被呼吸作用分解,如果將蘿卜儲存在冰箱里,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延長儲存時間。
四、25植物
26、細胞壁、膜、核、質、液泡、葉綠體。
27、答出三個及給滿分
五、回答應包括六個環節、酌情給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