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12-11 10:28:34
第六單元檢測題答案
1.略
2.⑴思而不學則殆。⑵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⑶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⑷不使學⑸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⑹李商隱、鄭谷、張泌
3.略
4.⑴可以把他當作⑵迷惑不解⑶拉⑷難道⑸當賓客對待⑹買⑺不要做⑻欄桿
5.略
6.略
7.溫故知新、不恥下問、擇善而從等
8.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泯然眾人矣。
9.急功近利、目光短淺、胸無大志等等。
10.木蘭紡織、木蘭從軍、木蘭征戰、木蘭還鄉;時間
11.送別的地點、杜少府上任的處所、樂觀開朗
12.⑴這里寫的是詩人的想象,意思是從蜀州可以于風煙彌漫之中望到五津,為下文抒情奠定了感情基調。⑵名詞作動詞用,表現了萬木爭春的生機勃勃景象。一改前面傷感低沉的情調,變為慷慨昂揚的氣慨。
13.略
14.略
15.⑴代所學知識⑵代孔文子⑶代學習所得
16、人不知而不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7.⑴溫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是可以做老師的。⑵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當我的老師。
18.AB
19.①思念②早晨③只
20.父親年老無力從軍,家中又無長兄,同時考慮到天子征兵是保衛國家的大計。
21.排比。木蘭急切操辦行裝,而且井然有序的情景。
22.征途遙遠,行軍的神速和軍情的緊急。
23.宿營地空寂荒涼的景象,烘托木蘭離家愈遠思親愈切的細膩情懷。
24.概寫木蘭十年征戰的生活。由于詩的重點不在于誆歌主人公馳騁沙場、克敵建功的英雄行為,而在于頌揚她勇于獻身不圖榮華富貴的高尚情操,所以對戰場和戰爭略寫。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