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而思西安中考網整理 2011-10-13 11:22:25
從2011年的中考試卷來看,80%的題目是直線型題目,考察題目要么直接套用公式進行計算,要么直面初中數學基礎知識點,幾乎沒有思維量。所以按照 常理而言,一個中等生可以輕而易舉的拿到數學的130分。表面上這種基本思路設置令中考生家長、教育局、學校皆大歡喜,然而這其中卻有著深深的隱憂。
第一,也是最為直接的是,中考考察知識點的減少直接導致學生數學能力的弱化。很明顯,中考是學習的指揮棒,中考考什么,我們就學什么,從反面思考就是中考不考什么,我們就不學什么。即使一直在強調素質教育,這種典型的應試教育思路在考試一錘定音的當代也在逐步強化。以幾何為例,以前在圓里面要學習的圓冪定理、四點共圓等知識點已經不再考察,因而無法把圓和相似三角形的比例性質、直角三角形的中線性質及射影定理結合起來,直接導致了圓與相似相結合的題目對于現在學生而言難度很大。這也是為什么進入初三感到初三幾何比較難的重要原因之一。學習三年幾何,一旦出現幾何的綜合題目就無從下手,沒有嚴格的邏輯證明,這便是學習知識點減少導致的惡果。
第二,中考80%直線型題目的考察導致的是學生數學思維和思想方法的弱化,造成對數學而言只有簡單機械化的思考,不是簡單套用公式,就是簡單的對應初中知識點,沒有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直線型題目注重在簡單的模仿,技術含量比較低;而通過思維的訓練解題,則是所學知識的創新性應用,是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具體表現。初中階段的知識點雖然有了邏輯證明的成分,但是重點還是在于具象的研究,如函數主要的考察難點還是在圖形的性質與函數系數之間的關系。而到了高中,對數函數、指數函數、解析幾何等知識點的進一步加深,對于抽象能力的要求將更高,純邏輯思維的題目也會增 加。而如果一旦出現初中思維訓練減少,便會與高中脫節,造成一上高中數學成績嚴重下滑的嚴重處境。
第三,教育講求的是創新,而知識的學習在于現實當中的應用。近年來,全國各地的創新性題目繽紛多彩,例如折疊裁紙類題目,例如現實生活實例與數學知識相結合,又例如物理化學等學科與數學的綜合等等。但是廣州省中考的創新能力卻每況越下,例如在2011年,其中大部分題目為陳題,選擇和填空題部分除去有一道裁紙類題目之外,其他別無新意。而最后一道壓軸題也與2007年中考題目神似,引起波瀾一片。陳題占據中考的大部分,在影響初中數學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說明中考完全可以直接通過題海戰術得高分,這就進一步弱化了中考思維的培養。
要避免只為面向中考而產生的隱憂,那么必須得扎實初中所學的基礎知識,爭取簡單題目高速高效完成。同時也要加強相應知識的拓展和數學思維的訓練,避免初中 數學與高中數學的脫節。只有在能力和思想方法上戰勝數學難題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簡單的模仿式答題必將成為初中數學的末路。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