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曉明同學在距離高墻140m處敲鑼,0.8s后聽到回聲。那么當時的聲速是 A.175m/s B.340m/s C.344m7s D.350m/s 解析:聲音所走的路程是人與墻距離的兩倍。t7=s/t=140m 270.8s=350m/s. 【答案】D (1)聲
2019-08-23
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中,不正確的() A. 響鼓也要重錘敲 ,說的是要想響度大,應該用重錘敲,使振幅變大 B. 震耳欲聾 說明聲音的音調高 C. 聞其聲,知其人 ,說的是根據音色來判斷說話者 D. 隔墻有耳 ,從另
2019-08-23
通常情況下,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Hz,其中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稱為(),低于20Hz的聲波稱為()。 解析: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稱為超聲波,低于20Hz的聲波稱為次聲波。 【答案】超聲
2019-08-23
地震往往給災區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有關專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識,是導致遇難人數增多的一個原因。以下關于被埋在廢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最佳的是()。 A.大聲呼救 B.見縫就鉆,說不定
2019-08-2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利用聲和電磁波都能測量月球到地球的距離 B.化石能源和太陽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C.油罐車的下面拖著一條鐵鏈是為了防止靜電帶來的危害 D.小轎車的安全帶做得較寬是為了增大壓強和保證安
2019-08-23
噪聲及噪聲的控制 1.噪聲 從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噪聲是指 妨害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 2.減弱
2019-08-23
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l 1. 聲的產生 聲的產生:聲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物體只有振動才發聲,發聲的物體一定振動,有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 振動停止,發聲也
2019-08-23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1. 聲源:振動的發聲物體。 2. 聲音的產生: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正在發生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鞭炮爆炸、氣球爆炸、雷聲、笛子聲等聲音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
2019-08-23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1. 聽覺的傳播途徑:發聲體振動 (通過空氣等介質傳播) 鼓膜振動 (通過聽小骨等組織傳播) 聽覺神經傳遞信號 大腦產生聽覺。 2. 骨傳導的傳播途徑:發聲體振動 (頭骨、頜骨) 鼓膜振動 (聽覺神經
2019-08-23
聲音的特性 1. 聲音的三個特性:音調、響度、音色。 2. 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 l 頻率:物體在1s內振動的次數叫頻率。頻率的符號為f,單位為Hz。 1Hz的物理意義:物體在1s內振動1次。 l 決定音調高低
2019-08-23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 從物理學的角度講,噪聲是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講,噪聲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 2. 人們以分貝(dB)
2019-08-23
聲的利用 1. 聲能傳遞信息的重要應用: 回聲定位:蝙蝠發出超聲波,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聲吶(探知海洋深度,繪出水下數千米處的地形圖) B超 根據超聲波的反射情況,可以檢測鋼管等物體內部是否有裂縫。
2019-08-23
1、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發聲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是靠介質傳播的,氣體、液體、固體都是傳聲的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人聽到聲音的條件:聲源--- 介質--- 耳朵 3、一般情況下氣體中的聲速小于
2019-08-10
新一輪中考復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
2018-12-05
新一輪中考復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
2018-12-05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m.whxmylg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