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齊民要術》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主要內容: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種植農作物必須因地制宜,不誤農時;要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還提出了多種經營和商品生產等寶
2025-05-13
北朝賈思勰著有《齊民要術》,《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賈思勰撰寫《齊民要術》的主要資料來源是: ①整理古書知識;②采集民間歌謠諺語;③汲取農民生產經驗;④自己的實踐。 編輯推薦:
2025-05-13
簡述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出現民族交融的背景、表現及其影響。 背景:①少數民族與漢族人民相互學習;②十六國北朝統治者,沿襲中原地區原有的統治方式,實行君主專制制度,有利于推動民族交融;③民族隔閡趨于消解,
2025-05-13
簡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主要措施和影響。 背景:①北方各族人民長期雜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見;②內遷各族在生產、生活和習俗上,已與漢族無明顯區別;③拓跋部因內遷較晚,仍保持鮮卑族習俗,治理好北方困難重重
2025-05-13
簡述東晉南朝時期農業發展情況。 南方水稻變成育秧移栽,這是水稻生產技術的重大進步;南方普遍實行麥稻兼作,五嶺以南還種植了雙季稻,谷物產量有了很大提高。 編輯推薦: 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
2025-05-13
簡述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開發的表現。 ①開墾荒地,耕地面積增加;、 ②興修水利; ③農業生產技術改進,推廣改進犁鏵,精耕細作,推廣選育種、田間管理和施用糞肥等先進技術; ④手工業快速發展; ⑤商業交流頻繁
2025-05-13
簡述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 ①江南地區自然條件優越; ②北方人口南遷,給南方帶去了大量勞動力和先進技術; ③江南地區戰亂少,社會安定; ④南北方勞動人民的共同辛勤勞動; ⑤統治者的政策調整。
2025-05-13
東漢魏晉時期,我國北方游牧民族不斷內遷。內遷的少數民族主要有匈奴、鮮卑、羯族、氐族、羌族。西晉時期,山西、陜西是內遷少數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編輯推薦: 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
2025-05-13
西晉八王之亂的原因:諸侯王掌握實權,皇帝昏庸,朝政腐敗。 編輯推薦: 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錄取分數線等 中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 中考網 微信
2025-05-13
簡述西晉的統治情況(西晉統治短暫的原因)。 ①西晉王朝優待地主貴族,政治腐朽; ②晉武帝分封諸王,宗室諸王掌握地方軍政大權; ③西晉推行民族壓迫政策,激起內遷各民族的反抗,最終導致了西晉的滅亡。 編輯
2025-05-13
簡述三國時期各國的發展情況。 曹魏重視農業,興修水利; 孫權開發江東,造船業發達,發展海外貿易; 蜀漢在丞相諸葛亮的治理下,發展經濟,改善民族關系,加速了西南地區的開發。 編輯推薦: 中考各科目重
2025-05-13
公元208年,劉備、孫權聯軍(指揮官是周瑜)以火攻戰術,在赤壁之戰中以少勝多擊敗曹操。 曹操失敗的原因:遠道而來,士兵疲憊;不服水土,流行疾。徊涣曀畱,戰術錯誤;曹操驕傲自滿;孫劉聯軍戰術正確。 根本原
2025-05-13
208年的赤壁之戰是歷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其意義在于對東漢末年的整個局勢有關鍵性的影響,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矗 編輯推薦: 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
2025-05-13
200年的官渡之戰是歷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其意義在于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矗 曹操獲勝的原因:戰略戰術正確。 編輯推薦: 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錄取分
2025-05-13
簡述東漢末年曹操勢力逐漸壯大的原因。 ①政治上 挾天子以令諸侯 ,招攬人才; ②經濟上實行屯田,組織農業生產。 編輯推薦: 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錄取分
2025-05-13
簡述佛教得以傳播的原因及其影響。 原因:佛教教義迎合了貧民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 影響:佛教傳入,豐富了中國文化,在社會、思想、文學以及建筑、雕刻、繪畫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編輯推薦: 中考各科
2025-05-13
簡述東漢末年道教出現的原因。 東漢末年政治腐朽,社會動蕩,極度苦難的人民需要尋找精神上的寄托,為道教興起創造了條件。 編輯推薦: 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
2025-05-13
簡述《史記》的史學和文學特點。 史學上,公正記事,愛憎分明,秉筆直書;文學上,文筆優美,所記人物形象生動,在文學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編輯推薦: 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
2025-05-13
《史記》的作者是西漢時期的著名史學家司馬遷。 《史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00年的史事。 編輯推薦: 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
2025-05-13
東漢張仲景寫成《傷寒雜病論》,這部著作發展了中醫學理論和治療方法,總結了各種疾病的癥候,提出要在診斷上辯證的分析病情,然后對癥治療,還提出 治未病 理論,提倡預防疾玻 張仲景是中醫臨床理論體系的開創者,
2025-05-13
簡析造紙術發明的意義。 造紙術的發明,有利于文化的傳播和社會的進步;世界各國的造紙術都源于中國,這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 編輯推薦: 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
2025-05-13
簡述蔡倫改進造紙術的影響。 紙的質量提高,原料易得,價格便宜,易于推廣。此后紙的使用日益普遍,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書寫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傳。 編輯推薦: 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
2025-05-13
西漢時期,人們已經掌握了造紙術。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造紙術的國家;東漢時期蔡倫改進造紙術,以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為原料造紙。 編輯推薦: 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
2025-05-13
簡述西域都護的主要職能及其設立的意義。 職能:頒行漢朝號令,調譴軍隊,征發糧草,對西域進行有效管轄。 意義:西域都護的設置,標志著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其管轄范圍包括今新疆以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
2025-05-13
簡述絲綢之路上漢朝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情況。 漢朝的絲綢、漆器等物品,以及開渠、鑿井、鑄鐵等技術傳到西域;西域的良種馬、香料、玻璃、寶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及多種樂器和歌舞等傳入中
2025-05-13
簡述什么是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的開通有什么意義? 商人們載著漢朝的絲綢等貨物,從長安穿過河西走廊,經西域運往中亞、西亞,再轉運到更遠的歐洲;又把西域的物產和奇珍異寶運到中原。這條溝通歐亞的陸上交通要道就
2025-05-13
簡述張騫出使西域的意義。 使漢朝了解到西域情況; 促進了漢朝與西域間的了解和往來; 使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日趨頻繁。 張騫出使西域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和漢朝在西域設立西域都護奠定了基矗 編輯推薦: 中
2025-05-13
簡述導致黃巾起義的原因及其影響 原因:東漢后期朝政腐敗,時局動蕩,大批貧民破產,流離失所,加上自然災害頻發;張角利用太平道的組織策劃。 影響:黃巾起義雖然失敗,但是沉重打擊了東漢統治,使其一蹶不振。
2025-05-13
簡述東漢后期出現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局面的原因及其影響。 原因:東漢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幼。 影響:導致朝政腐朽,動搖了東漢的統治,東漢走向衰亡。 編輯推薦: 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
2025-05-13
簡述東漢建立初期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影響。 措施:①釋放奴婢,輕徭薄賦,減輕刑罰;②合并郡縣,裁減官員,監督官吏,懲處腐;③允許少數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 影響:鞏固了統治,社會安定,經濟恢復和發
2025-05-13
漢武帝統一鑄幣,鹽鐵官營的作用是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改善了財政,為漢武帝的諸多政策奠定了經濟基矗 編輯推薦: 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錄取分數線等
2025-05-13
董仲舒提出了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他針對的是西漢初年的百家學說流行局面,作用是儒學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深遠。 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的目的是為了加強思想控制,鞏固
2025-05-13
簡述漢武帝為鞏固大一統王朝而采取的措施(為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并分析其影響。 措施:①政治上,頒布推恩令,實行刺史制度;②思想上,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興辦太學,推行儒學教育;③
2025-05-13
簡述漢文帝和漢景帝推行的休養生息政策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 內容:①注重農業,以農為本,要求官吏關心農桑,輕徭薄賦,將田賦降到三十稅一;②重視 以德化民 ,廢除酷刑;③提倡勤儉治國,反對奢侈浮華 影響:文
2025-05-13
簡述漢高祖及其繼任者采取休養生息政策的背景、目的內容及其影響。 背景:西漢初年社會經濟一片蕭條;漢高祖吸取秦亡教訓。 目的:鞏固政權,穩定社會局勢。 內容:①士兵還鄉務農,釋放奴婢,以增加農業勞動力;②
2025-05-13
西漢初年面臨什么樣的社會狀況?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么?西漢建立初年統治者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什么? 社會狀況:西漢初年,經濟蕭條,荒涼殘破。 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秦朝的暴政以及秦末的戰亂,造成社會生產的
2025-05-13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m.whxmylg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