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匿名 2009-09-01 13:09:29
布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顯赫聲望,讓他為遠征中國的所謂"勝利"捧場,但雨果,這位正直的作家,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他憤怒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憤怒譴責英法聯軍毀滅世界奇跡圓明園的滔天罪行,深切同情中國所遭受的空前劫難。他代表了人類的良知,是非分明,愛憎分明。
首先,雨果能將政府與人民相區別。"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強盜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蘭西人民對中國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圓明園是英法政府的罪行,雨果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抗議政府犯下的罪行。他指出,這個強盜政府顛倒黑白,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厚顏無恥。他公開譴責強盜政府,表現出非凡的勇氣。
其次,雨果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人類文明的創造者。他指出,"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于人類的"。這一見解,非常深刻。圓明園當時雖然是皇家園林,但歸根結底,是屬于全人類的。正因為珍視人類文明成果,所以非常尊重文明的創造者。他盛贊圓明園的文化藝術價值,盛贊這一世界奇跡的創造者,盛贊中華民族是一個"超人的民族"。這封信不僅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同情,也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敬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英法聯軍遠征中國,侵略與被侵略,掠奪與被掠奪,破壞與被破壞,其性質本來是判然分明的,但是,作為一名法國人,很容易被當局制造的輿論所蒙蔽,容易被狹隘的愛國狂熱所支配。雨果清醒的頭腦,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場,非凡的勇氣,是難能可貴的。
解答:
雨果以人類的良知嚴厲譴責本國強盜政府,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極大尊重和同情,表達了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珍視。
解題方法鏈接
1、分析文題,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2、細讀文章,尋找"文眼",挖掘文章主題;
3、抓住關鍵語句,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4、展開想象的翅膀,推己及人,感悟偉大的襟懷;
5、利用課前提示、書下注釋和課后習題,理解文章內容和中心。
范例6怎樣理解《親愛的爸爸媽媽》一文的主題?
分析:
1988年10月21日,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庫耶伐次參加悼念活動。47年前,納粹在這座小城大肆屠殺,一天之間,殺死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個孩子。47年來,南斯拉夫人民沒有忘記這段沉重的歷史。從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萬的人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舉行悼念活動。作者在當年納粹大屠殺的地點,感受到歷史的殘酷和沉重,感受到人民的悲哀與愿望。
課文再現了半個世紀前殘酷的歷史,著重再現了被殘殺者的心靈,讓我們強烈感受到屠殺的野蠻殘酷,被屠殺者的悲苦凄慘。作者突出孩子們撕心裂肺的最后一聲呼喊,引用詩句,再現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對生命的喜悅,抄錄了被殘殺者留下的片言只字。所有這些,都讓我們想見當年那場屠殺的兇殘,對殘殺者的野獸行徑感受得更為深切。
課文還聯系到南京大屠殺,那更是慘絕人寰,被害者達30萬人。日本法西斯匪徒的瘋狂,更是滅絕人性,罄竹難書。
像薩特一樣,我們也感受到南斯拉夫"整個民族的英勇"。面對血腥屠殺,那位老師決不茍且偷生;從死者的遺言可以想見,人們怎樣懷著對親人的愛而從容面對法西斯匪徒的槍口。
課文還寫到一位西德作家和一位日本作家的發言,前者是真誠的懺悔,后者是自私的狡辯。我們不能忽視,至今還有人不愿正視歷史,仍為侵略辯護,這潛伏著新的危險。
解答:
本文記述了作者在南斯拉夫參加的一次悼念活動,再現了半個世紀前一段殘酷的歷史,表達了世界各國熱愛和平的人們的共同呼聲:永遠不要有戰爭了!
解題方法鏈接
1、抓住文章標題,看看作者要突出的是什么;
2、理清文章內容,看看作者寫的是什么人、什么事;
3、找出關鍵性語句,看看作者的思想傾向是什么;
4、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體味作者的寫作意圖。
難點問題2品味文章的精彩片段
整體把握敘事性文章的主要內容只是對文章的初步閱讀,要真正讀懂文章,讀出味來,還必須對一些精彩片段細細品味。
什么是精彩片段?
就是那些表現生動、獨到而又含義深刻的語句、段落。
怎樣才能發現它們是精彩片段呢?
首先,要聯系文章主旨去品味,那些深刻有力地表現了文章主旨的就是精彩的;其次,要與自己的閱讀礦藏進行對比,并聯系自己的寫作實際去品味,那些表現獨到而又準確的,常人所不能言,自己寫不出的,就是精彩的;再次,那些情感濃郁、含義雋永,給人以心靈陶冶、思想震撼的,也就是精彩的。等等。
是不是就是我們閱讀過程中最激動、最感動的那些地方呢?
最能激動我們,最能感動我們的,也就是作者最花心血的地方,也就是文章的精華所在。其實,不僅是內容,寫法上的新穎與獨到也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與效法的,我們也應為寫作技巧的高明喝彩。
品味精彩片段有那些方法呢?
一般說來,對任何一個精彩片段的品味都不能也不應該離開對文章全局的把握。因此,必須從整體著眼,結合具體的文章賞析;對于一些有比喻和象征義的句子,首先要弄清它的比喻與象征義;對于有深刻含義或有弦外之音的語句,更要認真揣摩,直到了然于心;對于用詞精妙、句式精致、標點精確的句子,可以通過變換詞語、句式、標點來體會作者的匠心。而所有這一切,都必須反復誦讀,用心揣摩,最好能倒背如流。
相關知識鏈接如何品味精彩片段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